第六十四章 别扭的日本(2 / 4)
但是到了东印度的胜利,这种情况又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对于东印度海战给日本人带来的心理震撼,用竹内俊的话讲就是:“它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不依靠大汉就可以自己完成胜利的时代,自那之后,我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我们要自信多了,一部分原本自卑的家伙,就像是灵魂接受洗涤了一样,成为了坚定的强硬派,他们坚信日本是可以靠自身来完成一切的……”
只不过有这种想法的,终究是日本的中下层,日本真正的上层,其实从战争结束到现在,一直都在恐慌一件事。
那就是他们对弈这场战争真正的贡献,到底有多少??
他们到底是战争的胜利者,还是一个被推上神坛的小丑??
这一点至关重要,重要到关乎日本未来的走向,以及所谓的国运。
对于乐观派来说,他们当然希望这场战争是由日本独立完成的,虽然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海底所发生的那一切,但是他们同样给出了百分之七十这个数字,也就是这场战争,日本,最少占据百分之七十的功劳。
看似减免了百分之三十,但其实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百分之七十和百分百,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毕竟谁吃菜会在乎配料都有些什么。
尤其之在这么一场即将“公考透明”的海战中,别说百分之七十,就是他们说是百分百,全世界也会相信,甚至还会认为他们谦虚过头了。
(海战时荷兰不断的向本土发报,其中在快要完蛋的时候,发的频率更高,这也就导致了当时的一部分信息泄露,从而铸就了日本海军的威名)
这是乐观派的想法,对于那些悲观派来说,这些乐观派就是一群“莽夫”,一群不把“主人”放在眼里的野狗。
在他们的眼里,这场战争真正的主导者从始至终都是那个完成最后一击后潜身于无名的大汉帝国。
只有大汉帝国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玩家,至于日本,那不过是一个玩偶,所谓的海战,甚至是战争中的损失和战争过程,在这些酷爱研究“大汉阴谋论”的人眼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剧本。
而且这个剧本,人工操作极为严重,严重到他们自己都能够看出来的程度。
他们给出的最明显理由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汉帝国明明有决定战争走向的武器,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让日本抗了几个小时,奔波了几个小时,最终在日本损失掉天照号这个日本象征的战列舰后,才匆匆加入战场。
而加入战场后,他们又用极短的速度将荷兰海军打残,留下一地的老弱病残让日本收拾残局,最后造就了日本海军,亚洲一流,世界二流的巨大名头。
这其中要是没有关联,打死这帮人都不相信。
甚至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一切都充满了“阴谋和操纵”,而日本,就属于被操纵的一方。
这一点从后来归国的三和信熊口中得到了验证,尤其是真的得知整个战争的具体过程中后,他们更是将所谓的“提线木偶理论”抬高到了极致。
在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环境下,此时的日本,无论是庆祝也好,反思也罢,都是他们的自身面对“胜利”的一种自然反应。
而大街上那些高喊“大汉万岁”的人,其实属于大部分人,而不是某些英国人所说的“被排挤的一方”。
如果是原时空的日本,有了这样的胜利,一定会想方设法脱离藩属国的身份,给自己的各种计划解套。
但在此时的日本,解套已经不是汉国允不允许的问题了,而是日本人自己都不会干的事情。
这里面不光有历史,经济的因素,最大的原因是日本的文化被改造了,这里的改造不是说那种直接替换,而是日本的语言被更替了。
在加入汉国之前的好几年,日本的官方语言就从本来就粗鄙不堪的日语进化到了更加高级的国语。
而这些年,此起彼伏的“汉化”行为,又将日本本来就薄弱的本土文化,打压到了极致。
到了现在,你如果拿现在的日本和二十年前的日本做为对比,那么你就会发现,简直除了一部分类似“忠耻”这样与生俱来的文化之外,这里就像经历了一次人造人式的改造,钢铁和肉体在不断的交替中,完成重新组合。
日本这种改造严重到了什么程度,竹内俊是喷的最狠的一个人:
“我们学校,悬挂着两个国旗,一个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大汉的,最好笑的是,唱国歌的时候,竟然没有人知道日本的国歌是什么,哪怕是做附属国,也要认真一点吧,真把自己当汉国的一个行省了……”
在这样的近乎“疯狂”的底色下,实际上日本这种突然性的庆祝,更像是对主人的提醒,看看,我是多么的能干,还不对我好一点。
而这也是竹内俊这样的“大和派”最痛心疾首的一点,他们甚至发出了:
“幼虎已长成,可以独自捕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