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意志帝国(1 / 4)

加入书签

“如果他们希望看到我们失败,那么我们将用普鲁士人的鲜血告诉他们,为了德意志,为了日尔曼,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

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柏林最高议会发表对奥宣战演讲。

当柏林城到处都是铁十字军旗,当统一德意志的口号高唱出来,所有人都将知道,日耳曼人为了统一,有多么倔强!!

这是发表在柏林日报的一篇头版文章,作者名字不祥,只知道他名字当中带“冯”。

而在巴伐利亚王国的战场,与“燥热”的柏林相比,又是另一个模样。

…………

巴伐利亚王国首都慕尼黑。

作为整个德意志地区,仅次于普鲁士的诸侯国,整个巴伐利亚王国自从由公国升级成王国后,就是整个地区的标杆存在。

而在这场战争中,作为领土面积仅次于普鲁士的巴伐利亚王国,可以说是整场战争中的主战场。

普奥双方围绕着巴伐利亚,做了大量的战前的动作,哪怕到了现在,真正交手后,这种动作还没有结束。

至于巴伐利亚周围的那些更小的公国,可以说是一片和平,根本看不出一丝战争的痕迹。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他们体量太小,根本就支撑不了这种大规模战争对国家乃至城市的伤害。

而这些国家却又时刻的关注巴伐利亚的战局,虽然他们没有在战争之中,但谁也无法否认他们就是战争的一部分。

甚至一些国家面对双方的拉拢,都只是拖延,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表态,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场战争,谁是胜利者,谁才有资格决定战后的一切秩序,至于那些战争,只不过是秩序达成之前的先决条件。

而在这样的一种“二选一”的极端情况下,多数德意志公国在战争爆发后,就明确的向外界表达了中立。

唯一倒霉的就是那個被选为主战场的巴伐利亚。

毕竟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都不可能真的在自己的国土开战,没有人能够承担战争对经济,对国民,以及基础设施的摧残。

如果说俄土战争是一场两三百万的超级战争,法兰西和西班牙的战争,就是一次赤裸裸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那么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就是一场表面上看起来势均力敌,甚至奥地利还占据上风的战争。

从表面看,在整个巴伐利亚战场,总共有超过五十万普鲁士陆军,这部分军队,其实已经是普鲁士的全部精锐了。

(精锐和普通士兵有本质的差别)

而他们的敌人奥地利,则拥有七十万陆军,看起来就像一场“七十万对五十万,优势在我”的无趣战争。

但如果你将一个人放在这片战场的任何一个角落,就会发现,奥军基本被普鲁士人压缩在一些块块似的包围圈内,如果再看普鲁士人不断的利用自行车和骑兵进行大规模运动战,甚至还能看出一丝第一次美洲战争中,汉军的风格。

但如果看到那些彻底执行,甚至执行是有些愚蠢的普鲁士基层部队,就会发现,这支军队依旧是普鲁士,但它的配件已经升级了。

这支普鲁士陆军,用英军观察员卡特尔准将的话说就是:

“这是一支勇敢的军队,更是一支强大的陆军,但他们,就像是一支东西方混合的产物,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欧洲军队的感觉,看到的更多是美洲汉军的狡猾!!”

是的,在此时站在后方高地视察的卡尔特准将眼中,望远镜中的那支不断进行迂回进攻,将机枪战术贯彻到底的灰色陆军,真的很像他在美洲战场所见过的汉军。

而且如果抛开日耳曼人高鼻梁深眼眶的脸,以及发白的皮肤,那么可以基本确定,这就是一支活跃在欧洲的汉国陆军,甚至就是其中的某个下属部队。

“舒尔茨将军,我想请问,你们平时都是这样演习和训练的吗??”

卡尔特放下手中的短款望远镜,表情严肃点对身旁穿着灰色军装,戴着一颗星星的普军第十师师长舒尔茨有关战场上普军士兵进攻的方式。

“卡尔特阁下,你知道我是在哪里毕业的吗??”

舒尔茨没有直接回答卡尔特,而是反问他自己所在的军校。

“柏林,还是慕尼黑??”

卡尔特先说柏林,后来看舒尔茨的表情不对,又切换回了目前的慕尼黑,毕竟整个德意志诸侯国,都是相通的,这些国家之间的往来,实际上非常频繁。

其中都多亏了“关税同盟”这个经济利器。

如果没有关税同盟,没准此刻那些德意志诸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保持“躺平”了。

“不,是汉国陆军士官学校!!”

“什么??”

当舒尔茨说出自己当年所在的军校时,卡尔特整个人都惊住了,在他的印象中,哪怕英国和汉国之间有互派留学生,尤其是军事留学生的大量案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