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毫不知情撬墙角(1 / 2)
“骑上我心爱滴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
虽然骑的不是摩托车,但李峰依然唱的是有滋有味,连路旁的行人,都不禁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穿着干部装,却有点神经质的青年。
一旁马路上,斯科达760型公交车圆头圆脑,跟几十年后的大众一款面包车差不多,外形丑萌丑萌的,从身旁经过时,排气管冒出的青烟,呛人的很。
亮马河的河水,还没有经过污染,波光粼粼的样子,看着就忍不住让人拿个小马扎,杆子一抛,一坐就是一天。
这条路再往前,穿过麦店村后,大概数公里,往北一拐,也可以去密云,不过很多时候,司机都会选择走三元桥的那条主路。
李峰经过这里的次数不多,唯独对于这边的大石桥,还有着印象。
京城附近,古桥很多,不只是只有卢勾桥一个,只是那个比较出名,麦店村的这里的石桥,年代也是很久远,但时间太长了,小车还可以走走,大车,就有点危险了。
对岸的村民也担心,那天桥万一被压垮了,出行就不方便了,一般也不会让大车走,就因为这个,李峰的印象十分深刻。
当然,他肯定没有拿小本本记着。
故地重游,此番再次前来,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司机了,而是换成了轧钢厂领导的身份。
到了大石桥的边上,李峰跳下了自行车,看着金灿灿的油菜地,此时他好想找一根笔直的棍子,找回童年的回忆。
不远处的村落中,家家户户的砖土混搭的房子,已经冒起了袅袅青烟,吃上了“大锅饭”后,原本能起得早的,现在都起晚了,干多干少,一天都是那么多工分,起的早的,也就那些年龄大睡不着的了。
三百亩地,数十栋楼,如果在此地拔地而起,场面可以想象,那得有多么的壮观,一旦建成,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就得再往东边去了,或者干脆说,也就是以亮马河来划分了。
一南一北,因为一座古桥,因为一道河流,未来数十年,两岸村庄的形势,可能将彻底改变。
托着下巴看着地形的李峰不晓得,他这横插一缸子的轧钢厂,咔嚓一刀,二十年后规划的朝阳公园的面积瞬间缩小了20公顷,十几分之一的大小,占据的还是某个大型商场的地址。
不过估计知道了的他,也会无所谓,谁让这边,现在还都是田野呢,凡事讲究个先来后到。
“红星轧钢厂哦,就东直门门口那条路,你们去了好好说,最好别让麦店村的人看到,大不了钱少给一点都没问题,不要跟麦店村的学,工作不工作,不重要,先把户口转城市,都有手有脚的,难不成还会饿死!”
站在这边桥头,看着硕大的地盘,隐隐约约,风声中,他好像听到了一些不该听的,如果不是开头提到自己厂里的名字,李峰可能连听都不乐意听。
抬眼看过去,是大石桥那边的人正在往这边过桥,几个人嘱托重任的样子,印入了他的眼帘。
很巧,对方,也发现了他。
“小点声,那边有人呢!”
对面的几个,小心翼翼打量了一番,看清了李峰的穿着后,再次窃窃私语了起来。
李副厂长心痒痒的,不知道他们提自己厂干什么,看样子,还是亮马河对岸的村民,跟厂里有什么瓜葛么?
他哪里想到,肚子和他偷摸指指点点的几位,正是安家庄派出来的游说人员。
“不是村民,你看人家的穿着,估计是来劝他们拆迁的干部吧,我们要不找他先谈谈!”
“太年轻了,穿的倒像是干部,但不会是跑腿的吧,哪个干部能起这么早,估计跟他说没用,回头被麦店村的看见,不好解释了!”
“这说的都什么跟什么呐,什么拆迁干部,什么太年轻?”
因为这几人的声音小上了许多,风也不是时刻在刮,李峰听着,就感觉断断续续的。
他一个人,过了桥的两个人,三个人就这么彼此对视着,然后,就这么擦肩而过,过了桥的两个人,像是对麦店村很是避讳,头也不回的就往进城的公交站那边疾步走去。
另一边的桥中间,只剩下了一个中年人,还有一位,年龄大点的大爷,刚才,就是年龄大的,在对过桥的两个人,做着交代。
看着李峰依然没走,旁边还停着一辆自行车,大爷和同伴对视了一眼,笑呵呵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经济烟,在掌心磕了磕后,往桥头李峰这边径直走来。
“来,小哥,抽根烟,这么早就来了,辛苦了!”
看了看大爷瘪不拉几的烟盒,上面遍布着褶皱,一看这包烟,拆开的时间就不短了,估计平时也不舍得抽。
“没事,抽我的吧,这烟,我抽着辣嗓子!”
小黄走后,再也没人给他偷老丈人的牡丹了,华子扔办公室招待用,出来,李峰低调的又抽起了群英,就这,也比大爷递过来的不知名的烟,要好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