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钢铁工业的现代化(1 / 2)

加入书签

如果说之前从老大哥那156工程,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的,奠定的是工业基础。

那今年的设备考察引进,则是丝毫不逊于之前156工程,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就是在奠定好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迈进,目的就是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手里捧着这次的考察团队,一行人需要考察的引进的目标,李峰才发现,人确实来少了。

需要引进的东西——太多了。

光是考察团碰头开会拟举的名单上,看得懂的看不懂的的类目,就让人目不暇接,钢铁,机械,冶炼,电力,石油,化工,煤炭,电力。

156工程确实把基础打扎实了,但打的越是扎实,才发现,欠缺的,还是有很多很多,重工业是骨架,轻工业是肉体,两个必须都得有,才能让巨人走的更稳。

然而,进了玩具店的孩子,东西那可不都想要,父母却不可能都买,考虑到资金的因素,只能从中挑选,性价比高,以及迫切急需的“玩具”。

说到底,还得是钱。

钱就那么多,哪个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撇下谁都会让人心疼。

跟随着考察团的队伍,李峰到了齐诺尔钢铁公司位于高卢北边的巨大工业基地。

位置很多人都听说过,敦刻尔克港口,没错就是那个大撤退的地方,高卢的工业托拉斯,大都都聚集在此,借用便捷的水运,把产品运往全国各处。

刚下车,就能看到冒着缕缕白烟的“大烟囱”,这是电厂必备的降温设备,降温塔,冒起的白烟,都是水蒸气,源源不断的电力,正是从这个地方产生,通过电线的输送,进入到各个工厂。

这里冷却塔数量之多,由此可以看出,电力需求巨大,侧面展示出了,这个地方的工业实力。

工厂对于这一批考察团,看来还是十分重视,哪怕是全球世界十大钢铁公司,面对远道而来的考察团,都放下了高卢人一贯高高在上的架子。

毕竟,考察的目的是采购,虽然他们是钢铁厂,但整个集团,却不止涉足钢铁行业,这可是他们前年才建成的新厂,可以看做示范的样板间,这样的工厂,他们随时可以再次建成。

拿起了明橙色的安全帽,李峰看着一个个现代化工厂的布局,内心才有深深的差距感。

“这个看起来,比石景山的那个还要大!”看着这个规模,李峰发自内心的感叹道,比石景山的都还要先进,更何况是比红星轧钢厂。

看起来,完全是几十年的代差,最简单的一条,占地庞大的选煤场没有了,整个厂区不说干干净净,至少看起来是像那么回事。

其实不光是大,石景山那个毕竟是数十年了,在未来数十年后,持续发力下,肯定能撵上,但亲眼见到后,那种紧迫感,死死的啃噬着李峰的内心。

“不光是大,你看看他们的这个布局,能发现,人员并不多,机械化的生产,非人力所能企及,听说他们这里才数千人!”

谢老的一句话,让李峰都有些难以置信,占地规模如此庞大的工厂,操作人员还没自己厂子的人多,这一点,就能看出了两者的区别。

石景山钢铁厂,李峰亲自去过,拉过不少几次货,近距离接触下,说是钢铁丛林,其实是钢铁加混凝土的丛林,但这里,除了马路和房屋建筑,整个生产流程,哪怕是架子,全是钢铁支撑,尽显工业的底蕴。

“不过,也就是在这里,洛林那边的话,和咱们差别并不大,毕竟是新厂!”

看着李峰瞠目结舌的样子,谢老也颇为感慨,走出来,才发现,这些东西,很多用钱,都没办法,他也眼馋的紧,目视的这一切,都恨不得一股脑的搬回自己家乡。

“砰,砰,砰!”

跟随着厂方的代表走向了钢铁冶炼的车间,还没走到近处,李峰就听到了炮弹轰鸣的声音,一开始还以为是大型锻造机的碰撞,但走进门后,才发现,压根不是自己所想的那般。

“这是电炉炼钢?”

看着两扇沉重的铁门缓缓打开,硕大的三根漆黑色铁棍从顶部缓缓抽离,旋转一圈后离开了钢炉顶部,钢炉缓缓倾斜,橙色的钢水随着钢炉的倾倒如同瀑布水流一般顺流直下,注入到了

不远处的另一个大门缓缓开启,那边模具早已时刻等待,转移的钢包接好耐高温管道后,一千六百多度的钢水如同岩浆一样迅速流淌,在机械模具的配合下,逐渐定型,整个流程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的作业,哪怕是最后倾倒钢渣,自始至终李峰都没有看见人。

炙热的温度,哪怕是距离老远,皮肤都能清晰感觉到,李峰甚至闻到了发丝被烤焦之后的焦糊味。

谢老看着那硕大的钢炉,忍不禁喃喃自语,听着钢厂代表挺着胸膛的侃侃而谈,验证了他的判断。

“目前采用世界先进的电弧炉炼钢,年产钢铁370万吨,能够建造550座埃菲尔铁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