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小马电动(1 / 1)

加入书签

但夏至的专辑再热,也热不过亚运会。

这个在国内首次召开的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盛会,也是一次几乎以举国之力支援京城举办的盛会。

为了办好这次盛会,京城在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情况下,依然按时、保质的完成了城市重要的基础建设。

国家奥利匹克体育中心,亚运村,三环、四环的部分路段,以及大量的立交桥等,都是在这个时期集中建成。

很多京城主城区区域和道路的轮廓,也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雏形。

最重要的是,在这次体育盛会上,我们作为东道主,一举取得了183枚金牌,341枚奖牌的好成绩,给两年前在汉城奥运会仅仅取得5枚金牌的国内体育界注射了一剂强心剂。

当然,亚运会跟我没有一点儿关系。

如果硬要恬不知耻的碰瓷的话,就是闭幕式文艺演出《今夜星光灿烂》里面,用了一段《万疆》的音乐。

还有就是,我给我爹出主意碰瓷“盼盼”,在亚运会开幕前两个月投入北京市场的棒球帽,几乎没怎么费劲,就全部销售一空。

而且,因为帽子上印制了很多熊猫进行各种运动的图案,给了组委会灵感。

组委会紧急找到卫南县针织内衣厂,要求给亚运会的志愿者们定制一批棒球帽,要求既能展示出志愿者服务的运动项目,又跟社会上公开销售的那批有明显的区别。

而且,虽然是一届盛大的赛事,但这时候由亚运会组委会组织的志愿者们其实并不多,也就五百多人。

考虑到遗失,备用等其他原因,组委会一共才定下来两千顶帽子。

这么少的数量,每一个项目的所分配到的数量更少,又要跟社会上公开销售的进行明显的区别,而且还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

能不能接,接了要怎么实现,我爹他们一时间陷入为难。

那个时候,我还在魔都,也没给家里留下电话。

要么说不能小看劳动人民,我爹他们厂部一碰头,接。

不要钱,捐给组委会,也算是为亚运做贡献。

至于跟社会公开销售的做出区别,只是在熊猫图案旁边的醒目位置绣上了中英文的项目名称,然后在脑后偏右的地方绣上了编号。

为了表现志愿者人数的众多,编号还别出心裁的采用了六位阿拉伯数字90****,前两位是亚运会举行的年份。

编码这个创意让亚运组委会十分满意。亚运结束后,省府、市府和县府都收到了京城市政府,亚运组委会对针织厂寄来的感谢信。

我爹和针织内衣厂又一次露脸了。

但让人感到惊奇的还在后面。

因为本届亚运会举办的十分成功,带动了一批亚运商品的热销和收藏,这批带有编号的帽子在亚运会结束后,竟然成为一些收藏家们追捧的藏品。

在二十年后的某次拍卖会上,这样的一顶帽子竟然拍出了将近七千元的高价,让我爹十分后悔当初应该多做一些,给厂里的职工们每人弄上一两顶。

我跟罗宏刚的电动三轮事业也取得了进展。

除了火锅店的股份在银行抵押的贷款,梅阿姨还从星辰演艺借给了我们十万,使启动资金一下子到了三十万。

不过,只有我的一幅结构草图,再加上罗宏刚跟唐磊两个并不算太专业的工程师加技术工人,第一辆和第二辆电动三轮模型车,都不可避免的失败了。

但我爹那天问我有关电动三轮的构想并不是白问,在知道我们的研制工作陷入僵局时,他一连给我们介绍了他三个熟人。

一个是市里面766电池厂的总工,是我爹的高中同学,就是崔伯伯,刘叔叔他们那一班的。

虽然766厂是生产干电池的,但总工这种神人对蓄电池的了解也比我们···,比他们几个强得多。

还有一个是电机厂的老技工,也不知道他怎么认识的。

老技工虽然不是工程师,但有些时候有些方面比工程师还牛逼,据说去了罗宏刚他们租的一个院子转了两圈,就帮他们解决了好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针织厂办公室的一个大姐,哦,我爹喊人家大姐。

这大姐没什么牛的,但她老公是市里飞鹰自行车厂的工程师,据说还专门是负责传动结构的。

三个老师傅,带着罗宏刚和唐磊以及韩哥三个学徒工,愣是通过手工的方式攒出来一辆跑起来还不慢的电动三轮车来。

罗宏刚骑着电动三轮车来找我的时候,我也兴奋不已,自己也骑上去感受了感受。

除了样子还有些粗糙外,基本跟后世见到的,最简陋的电动三轮车没什么区别了。

后面的问题就是生产了。

靠我们手里仅有的三十万,想要直接建厂生产当然是不现实的。

但好在现在企业经营形势普遍不怎么好,大部分的厂子都是开工不足,所以最省钱又能提高效率的方法,还是当初我给木器厂以及张伯伯提的那条路子,代工加外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