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室温超导体产线(1 / 2)

加入书签

“这些超导物质被分离出来之后,会在这里进行多次提纯处理,直到达到制造室温超导体所需的纯度。

到此,提纯工厂这边的工作全部完成,提纯出来的超导物质粉末会运送到下一个工厂进行加工。”

王铭问道,“为什么不在这里把全部工序都完成了,还得分几个地方?”

“这事情我知道。”孙所长接话道,“最初是出于保密方面的考虑,后面发现其实没啥必要。

这里本来就是重点保密单位,加上超导工厂内部的保密措施,想要从这里面把东西弄出去,不说难如登天,起码不是正常人类能够做到的。

我们把工厂搬进来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里的温度实在是太高,与第二道工序需要的环境想去甚远,要是在这里进行第二道工序的加工,恐怕需要花费几倍的代价。

与其这么干,还不如另外找个洞里面干这事来的方便。

还有一点,粉碎分离工厂需要的占地面积比较大,摆放一套生产设备都把这里填满了,要是再把其他工序的设备都塞进来,恐怕这里的空间还需要扩大2-3倍才行。”

“说起来,这这个负责人连第二道工序的所在位置都不知道呢。”工厂负责人笑道,“整个超级粒子对撞机,呈现一个边长超过300公里的底下隧道。

在这些隧道里面,施工团队至少准备了上百个大小不一的储藏室。有的是真的用来放东西,有的只是挖好了就丢在那里,作为备用空间。

更多的是用来放置对撞机设备的空间,我真的怀疑施工团队已经把这一片的地底都掏空了,地面上的东西不会塌下来吧?”

“这你就多虑了。”孙所长指了指天花板,“这里的地质结构相当的稳定,既不会出现地震,也不会出现各种水灾、滑坡什么的。

整个天花板都是坚硬的岩石层,别说我们挖的这点隧道,即便是真的全部掏空了,上面依然稳固得很。”

“哈哈,稳固才好,在洞里面待久了,真的有些担心这个问题。”他哈哈一笑,掩饰自己的尴尬,“我们这里的环境还算好的,据说有些地方刚刚完工,很多东西都不完善。”

“没办法,时间紧、任务重,无关紧要的东西先放一放,把主要的东西先搭起来再说。”

“那我继续介绍后面两座工厂吧,反正这里都有厂区的监控,也免得你们再跑一趟了!”他提议道。

“可以,厂区的情况都差不多,看一个就够了!”王铭点头同意,里面的环境还算好,外面就不行了。

“室温超导原料在这里完成提纯之后,下面会被运送到液化工厂。”他来到一排显示器前,一番操作,调出一组画面继续道。

“第一张图是液化工厂的入口,这种材料非常有意思,从我们这里拉过去的时候还是粉末状的,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竟然会表现出类似流体的特性。”

随着画面切换,镜头来到一个倒料入口处,王铭通过画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无数粉末状的原材料倒入一个超大的漏斗当中。

漏斗下是一个巨大的金属容器,从容器外不断散发出的白色雾气可以看出,容器里面的温度肯定很低。

“这些材料被倒入这个低温容器之后,会被液化,完成液化之后,需要添加一些特殊的物质,让其维持在这种状态下。”

说完,他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身边的王铭,正是这人给出的室温超导材料的制造工序。

可以说这种材料的最后三道工序,采用的是完全不同加工思路,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处理工艺。

这样也能让他给找出来,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自身就是搞材料出身的,非常清想要完成这种 室温超导材料的工序设计有多么的困难。

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知道整个工序,看到整个生产过程,想要在其他地方把这种材料复现出来,恐怕都是一件无法办到的事情。

看似简单的工序背后,里面隐藏着无数的细节。

比如他们所在的提纯工厂,需要把烧结物粉碎到多细才能满足材料要求?

除了几个能够接触工艺资料的核心人员之外,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

他们刚开始试产的时候,尝试过许多不同粗细的颗粒进行这种材料的配置,结果发现无论是颗粒粗了还是细了,都无法满足要求。

只有在工艺资料里面提及的颗粒区间内,才能将这种材料完美的复现出来。

再比如他们现在看到的液化工厂,看到视频的人只知道低温可以让这种材料进入液化状态,但是不知道具体需要多低的温度,也不知道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添加点什么。

据说液化工厂那边的人也进行过相关的实验,仅仅是单纯的低温,即便是在工艺范围内的温度,也无法让其液化。

液化之后的材料液,如何进行保存,如何进行调配同样都是大学问,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王铭当然清楚这当中的难度,即便是以几十年后的技术,这种材料也是经过量子计算机大规模演算出来的结果。

想要通过人工、或者普通电脑模拟的方式把这种材料找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