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干净(1 / 3)
又是一年暑假,这是冬荣最快乐的时刻。这年暑假,大哥不会再回来了,但是二姐带着小丽从天津赶了过来,大姐也带着黑丫头从农村过来了,有了两个小姑娘陪伴,冬荣反而更开心了。
不知为什么,冬荣从小就爱干净。家门口,胡同里的厕所,是为大家应急用的,粪车要许久才过来淘一次粪,夏天,里边的蚊子苍蝇,嗡嗡的飞的,坑边上到处都可看见白呼呼的大蛆。有时错过了淘粪,粪水流的满地都是,人们要赤脚趟着粪水走过去如厕,回家还得从井里打水冲脚。到了冬天就更可怕了,粪水会在地面上结成冰,黄黄的,一走一打滑。冬荣每次去上厕所的时候,都会在心里默念着,别摔倒别摔倒,千万别摔倒。要不然摔在粪冰上,不但疼而且还脏的很。街面上的厕所要干净的多,但是走的太远,内急的时候或者大晚上的时候就不太方便了。冬荣嫌厕所臭,尤其是上大号的时候,在厕所里蹲的时间长,每次上完厕所都觉得身上头上都被熏臭了。尤其在夏天,汗臭味儿,带着熏臭的味道。所以每次冬荣上完厕所都要洗个头,要让自己干净起来。晚上她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夜里小便便要用到尿盆,但是倒尿盆也是有学问的,北京人讲究的是一大早趁人没看见的时候不注意的时候,最好还是天黑的时候就把尿桶给倒了。免得让人撞见,因为听说撞上倒尿桶的人,这个人会一天的不吉利一天都倒霉,所以为了免得人家讨厌自己,一定要早早的把尿桶倒掉。
可是镇子东边儿砂轮厂里边的上海人,却不是这样。这些人说是上海人,其实后来打听他们很多老家都是宁波那边的,他们的作息和北京人很不相同。习惯,早上把自己收拾得利落了,吃了早点再去倒尿桶。这个时候,一般天都已经大亮了。大街上熙熙攘攘的都是人。这些出来倒尿桶的上海女人,一手提着马桶,一手,还要热情的见谁都跟谁打招呼。如果碰到同乡,自然是一通乡音,叽哩哇啦的聊上一会儿,两个人都提着马桶,只不过一个是正要去倒,另外一个是刚倒完。北京人碰到这样的场景,只好低着头,尽量绕开,假装没看见她们。可偏偏有时她们会从人群中找到熟悉的面孔,一边摇着粪桶,一边热情的打着招呼。北京人碰到这种情况,真是左右为难。又不好意思不搭理人家,但是又实在不愿意去瞧见那粪桶。只好挥挥手,匆匆走过。
所以说人们的不同习惯,可能就会带来误会,发生冲突。
冬荣,习惯上完茅房就洗头,至少要用毛巾擦擦头。现在黑丫头,小丽,两个小姑娘由她来领导,她便把这条也当成了规则去执行。黑丫头大了,会反抗了,见老姨儿又拿着桶和毛巾走过来。慌忙卷起两条辫子,握在手心儿里,一边拨弄着脑袋一边大哭,说什么也不肯洗。为这个冬荣这个做老姨儿的没少打她,当然说是打,顶多也就掴击几下屁股而已。闹得厉害了,冬荣的大姐便会出来阻止,不让冬荣给黑丫头洗头,冬荣没给黑丫头洗成头,便认定不喜欢这个外甥女,理由是这个丫头护头,不讲卫生。可是天津来的小丽不一样,她还小,只有两三岁,所谓三岁看小,八岁看老。这个小丽,从小就喜欢漂亮,冬荣便把自己的洁癖思想也灌输给了小丽。每次上完厕所回来,她都要给小丽洗头,然后抹香香,小丽倒是也很喜欢,任老姨儿摆布。尤其是在抹香香这个环节上,冬荣又用手指挑起一块豌豆大小的上海出产的菠萝蜜。往手心一抹,双手合十揉搓均匀,再轻轻的抹在小丽白白嫩嫩的小脸蛋儿上,一边抹还一边问香不香。刚能说上几句完整话的小丽,大眼睛扑扇扑扇的,小脑袋使劲的点头答道:香,特别香,香的都能引蜜蜂招蝴蝶了。
听小丽这么一说,冬荣干得更起劲儿了。而且对小丽的喜爱程度又增了一分,她像抱洋娃娃一样,把小丽搂在胸前,一口就亲了下去。没想到这一幕,正好被她二姐小丽妈逮了个正着,急急的跑过来拦住:不许亲小孩子,人嘴都臭,越大越臭,亲了小孩子,小孩子脸蛋上就会长雀子。还有啊,别老给小丽洗头了,院子里风硬,别感冒了。说完就把小丽抱走了。
冬荣叹口气,眼巴巴的看着这么个大玩具,让二姐从怀里给抱了回去。
二姐对小丽的照顾,简直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这也难怪,她好容易才有了小丽这么一个女儿,娇生惯养,在她这里都不为过。她自己省吃俭用,但从来不亏待女儿,别看小丽小,但是从来不捡别人的剩儿,天津是个爱美的城市,衣服的式样也比北京来得多。小丽妈常常去券业场逛,虽然自己买不起,但只要有新衣服的样式出现,她就会仔细打量。力求记住每一个细节,比如说袖口怎么收的,腰上有没有带扣之类的,回家自己买块布头自己裁剪。虽说不布头要比成衣便宜很多,但经过二姐的手一改,小丽身上的裙子一条一条的都贼漂亮。只有一双小红皮鞋是从商场买的,小丽很喜欢这双小皮鞋。但是就是这双小皮鞋,差点惹出一个大麻烦来。
难得有一个休息日,王四先生又提出带全家人出游。
可是有一段小路,因为刚下完雨比较泥泞,小丽还小,分不清哪块儿地儿硬,可以走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