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游学取经(5 / 8)

加入书签

剑桥同学。

二人交好多年,此次新加坡之行,也是他极力邀请和安排。

陈威廉给他们设计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大巴窑,因为这里是新加坡商业典范。

在这个区域,涵盖咖啡、餐食,送餐和节日套餐功能,低价超市和普通超市同时设立,供不同消费选择。

从水果、蔬菜到服装、百货,从家电到首饰、眼镜,从餐饮到美发、美甲,日常生活的各个服务门类,5分钟覆盖周边社区居民。

同时大巴窑hdbhub还结合多个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辐射,使社区之外的人也能经常出入大巴窑地区,带来了社区外的消费人群。

各利益关联方各司其职,共同构成社区商业共同体系统,维护社区商业的生态发展。

这样全新的商业运营理念,让林子苏和崬森一众高管都为之眼前一亮,大家都禁不住好奇,提问交流十分主动,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和思维。

但陈威廉也指出,要运营这样的商业模式,对开发商有更高的要求,和美国房地产的“专业开发模式”不同,新加坡的地产开发管理呈现“全过程开发模式”。

也就是以开发商为中心的一条纵向的产业链,从拿地、开发、卖房、经营,均由开发商独立完成,陈威廉所在的城市发展集团就属于这样的开发商类型。

周瑁远一年前在上京大学的eba圈层活动中,就已经了解到了新加坡的商业模式,接过陈威廉的话,周瑁远告诉众高管,国内的地产行业在这方面是空白的,崬森也不例外。

但并不是没有大胆的尝试者,蔡晋和其朝阳公司算是其中一个。

从蔡晋辅导崬森的商业项目,将这一模式理念落地在崬森各地市社区底商“森邻里”上,是可以看出蔡晋及其团队深谙新加坡这种邻里中心商业模式,且将其巧妙运用到符合国内的社区商业运营,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商业的溢价和增值。

周瑁远的补充讲解,令一众高管恍然大悟。

结束新加坡考察,考察团又分别飞往英国、德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调研学习特色地产项目。

在英国时,某个闲暇的工作之余,周瑁远带了林子苏去看他在英国伦敦的“老姑”。

“老姑”是老爷子的表姑姑,这也是周家太爷爷辈唯一一个还在世的人物,年纪和老爷子差不多。

不过和老爷子一脉的人丁稀落景象不同,“老姑”家枝繁叶茂,四世同堂。

大概混血的缘故,“老姑”家的后代个个都是颜值担当,难怪周瑁远会有如此神仙的颜值,这几乎是他们家族的基因啊!

“老姑”特意为周瑁远和林子苏的到来,开了一个隆重的party,这让一向喜静的二人反而有些不适应。

“老姑”家人都十分开朗外向,都是自然熟的那种,西方的文化开放自由,崇尚简单,谈话也十分直接,这倒是和周瑁远一样。

“老姑”也像大多数长辈一样,问及周瑁远和林子苏打算何时结婚,说她想在有生之年能喝上“瑁儿”的喜酒。

林子苏羞涩不语,只静静地看向周瑁远,周瑁远不想撒谎,就惯常性地转移话题,说爷爷很想念她,只是身体不如从前,不能远行,也盼望“老姑”能常回去看看爷爷。

“老姑”和蔼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聊了别的话题,竟没有像中国式长辈的催婚,很好地化解了两人的尴尬。

后来,周瑁远向“老姑”谈及了“三奶奶”,老姑也是一脸惆怅,说你三奶奶几年前做了手术后,身体境况就一年不如一年。

感叹说她和你爷爷分开也快30年了,前些年她身体好的时候,就劝她回去中国,说老爷子一直念叨她和他的两个女儿,希望她能回到他身边,把两个女儿也带回去,一家人团团圆圆多好。

可是,你这三奶奶的脾气,还是和当年一样,说什么都不肯回去,她说当年选择离开,并不是一时冲动,既然说了一辈子不会再见,就是说到做到。

周瑁远闻言甚是黯然,林子苏却是一头雾水,“三奶奶”又是谁?

“三奶奶”是谁?周瑁远是这样告诉林子苏的。

三奶奶,是老爷子的三太太。

她是唯一一个拒绝老爷子求婚的女人,而且还是她在为老爷子生了两个女儿的情况下,只是有一个后来死于车祸,不过后来二奶奶去世后,爷爷就把她刚出生的女儿过继给了三奶奶,后来一直就由三奶奶抚养。

三奶奶是个中英混血,家境优渥,大学时参加选美获得亚军,老爷子是那届的颁奖嘉宾,对她是一见钟情,和她在一起长达18年都恩爱有加,从来没有红过脸。

老爷子也是爱她爱得发疯,家里的二太太气到流产最终精神失常含恨而去,儿媳儿子相继去世,都没能阻挡老爷子想娶她的决心。

就当大家都以为她嫁入周家木已成舟时,她突然提出分手,那年周瑁远9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