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乌孙公主(1 / 2)

加入书签

刘邦:“……”

他挠了挠头,表示不想说话。

若说大汉打不过匈奴,其实也不尽然,应该说是没办法彻底打服匈奴

以如今的国力来看,要想调动兵马粮草与去塞外与匈奴进行决战,是不现实的,并不意味着大汉的国力比匈奴弱小。

怎么听天幕一说,大汉仿佛已经被匈奴欺负得落花流水,只能靠女人来保和平?若送去一个公主就能保全大汉,匈奴为什么要连年劫掠?难道是因为他们格外缺女人么?

何况匈奴在意的是公主么?他们在意的分明是公主带来的各种物资以及好处啊!

赵匡胤再次被天幕点名,眼里都快喷火了,若是大宋也能像大唐一样强大,和亲又如何?

许一个公主便能换来异族管自己叫爸爸,何乐而不为?至于公主是否幸福,这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大宋没有和亲,可岁币难道送得少了?老赵家连皇帝都被掳走了,何况是几个公主呢?

靖康之耻,那才是真的屈辱,还想要通过公主来让对方叫爸爸——金人不让徽钦二帝叫爸爸就不错了!

刘彻冷笑道:“若是嫁公主就可以得到和平,那我费尽心思地筹谋又是为了什么?”

公主和亲是一场政治联姻,而不是取得和平的手段,难道嫁一个公主就能保证匈奴永不犯边么?

他在意的是该死的匈奴上蹿下跳,连年在边境劫掠,而不是公主和亲是否屈辱。

【当然,我们说的只是和亲是否屈辱,和亲的目的是什么,并不能否定和亲公主的贡献,也不能否定那些和亲公主们的痛苦。试问,谁愿意离开故土,嫁到匈奴去,很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落叶归根呢?悲哀的是,许多和亲公主的寿命都不长,至死也没能返回故土,史书也只有寥寥几笔,但西汉却有两位公主在史书上留下了不少痕迹,这两位公主都嫁到了乌孙。第一位是乌孙公主刘细君,也称江都公主。】

【她的祖父是武帝的兄长江都王刘非,她本是尊贵的宗室女,幼年却颇为坎坷,其父刘建行事十分荒唐,还意图谋反,事发后自裁,妻妾也受到牵连,只有刘细君因年纪比较小,保住了性命。刘建是个不值一提的烂人,但他的女儿却是个极为难得的女子,她日后将作为公主出嫁乌孙,以达到大汉与乌孙联合,共同对抗匈奴的目的。】

刘彻笑容沉了下来,先不说这位刘细君究竟是什么人——江都王刘建行事荒唐,还想要谋反?!

你个狗东西,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啊!

皇位于他而言是不可分享的东西,连亲儿子想要僭越都会被毫不留情地弄死,更何况刘建这个便宜侄子了。

刘建的父亲江都王刘非为人勇武,又安分守己,刘彻自然也不会和他计较,但他怎么生出这么一个逆贼?!

景帝眉头一皱,刘建这个孙子,真不是个东西啊。

对于想要抢他儿子皇位的人,他一向是仇视的,孙子哪里有宝贝儿子重要。

刘建本人几乎吓傻了:女儿你坑我啊!

天幕说你也就罢了,提我这个做父亲的干什么,我的老底都被抖搂得干干净净啊!

李世民说道:“天幕说刘建行事荒唐,真是一点儿不错。”

江都王刘建与他恭谨守礼的父亲不同,是个彻头彻尾的畜生,可能与北齐的高家人有几分共同语言。

【早在武帝正式发起对匈奴的反击之前,他便派出张骞出使大月氏,希望能与对方联手抵御匈奴,但这事没成,张骞被人还被匈奴给扣下了,后来他好不容易抵达大月氏,但对方已经不打算再与匈奴为敌了,因为他们已经占据了一块离匈奴很远的土地。张骞失败了,又将目光投向了西域的乌孙国,如果拉拢乌孙国,同样也能对抗匈奴。】

【武帝认为此法可行,乌孙也觉得汉朝国势强盛,但这却引起了匈奴的不满。乌孙国惊恐之下,献上千匹骏马作为聘礼,迎娶大汉公主,而武帝也慷慨答应,将刘细君嫁给年老的乌孙昆莫猎骄靡。年轻的公主嫁给一个老人,想想就觉得可惜,但政治面前不存在感情,无论对方年轻还是年老,刘细君必须嫁给猎骄靡,履行身为和亲公主的使命。】

刘彻沉吟道:“大月氏不愿与大汉联手,夹击匈奴,与乌孙结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要能达到最终目的,大汉与哪国结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公主嫁给谁都是一样的。

至于乌孙首领年纪大了,他并不在乎,与其说那是公主的丈夫,不如说是大汉的盟友,他压根儿不在乎刘细君嫁给青年人还是老头子。

比起公主的幸福喜好,大汉与乌孙的结盟是否能带来好处才是最重要的,何况刘细君还是罪臣之女。

他的想法虽然残酷,但却是绝大多数统治者的共同想法,政治利益面前,个人不值一提。

李世民笑道:“大汉嫁公主到乌孙,匈奴也急了,马上嫁过去一个匈奴公主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