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安禄山(1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神情复杂,李林甫这个大奸臣得了报应,但让他得报应的是另一个大奸臣。

他悲愤地说:“让杨国忠做丞相,与李林甫有什么区别?”

二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受苦的只有他的大唐罢了。

李治不悦地说:“就凭杨国忠此人的做派,他为宰相,必然祸国殃民。”

武皇后:他不做宰相,不也一直在祸国殃民么?但做了宰相,杀伤了也更大了。

李隆基面露不赞同的神色:“杨国忠此人,只能做幸臣,不可为宰相。”

他还没变成日后的李隆基,在他心里,宰相还是要挑选刚正贤明的人来做,杨国忠不配担任宰相一职。

李林甫恨不能原地昏死过去:这就是他奋斗一生得来的下场么?!

生前帝宠渐消,被帝王疏远,死后连棺木都被劈开,象征身份地位的朝服也被人从尸体上扒下。

堂堂宰相,死后却没有宰相应有的尊荣体面,就连全家也是……

李林甫长叹一声,他这一辈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正当李林甫哀伤叹息之际,忽觉肩膀被人拍了拍,他一回头,便看见同僚意味深长的笑容。

同僚说道:“很伤心,是不是?还有更伤心的等着你呢!”

李林甫当即如坠冰窟:是啊,就在他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伤心的时候,还有更可怕的事情在等着他呢!

作为一个被天幕透露且盖章的奸臣,他将会面临什么,这简直不言而喻。

【天宝十二年,关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和饥荒,李隆基担心水灾会伤害地里的农作物,杨国忠便拿了好的庄稼给李隆基看,李隆基便以为所有的庄稼都没有受到伤害。后来扶风太守说有水灾,杨国忠很不高兴,就让御史去审问他,从此没有人敢说出实情。天宝十三年,杨国忠再次派人征讨南诏,结果南诏诱敌深入,而唐朝军队由于长途跋涉、水土不服等原因,唐军损失惨重,而杨国忠为了遮掩败绩,再次向伪造捷报。天宝年间,唐朝一共两次进攻南诏,均是南诏胜利,南诏投靠了吐蕃。】

李世民见了,心疼不已:“这都是我大唐的百姓,我大唐的将士啊!”

水灾怎么可能不影响庄稼?杨国忠敢说,李隆基也敢信,日后哪里有了灾情,官员们还敢说话吗?

若是将灾情上报,免不了如扶风太守一般,谁还敢多言。

还有南诏,李世民不知道杨国忠为什么盯着南诏不放,他只知道杨国忠的失败让大唐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李治大怒:“他这是在做什么?逼得南诏投靠吐蕃,难道他不知道这样会让大唐陷入什么样的境地吗?”

一个李林甫,一个杨国忠,都上赶着祸乱大唐的江山!

武皇后秀眉微蹙,什么也没说,她可不想让火烧到自己身上。

李隆基气得不行,把手中玉杯狠狠一摔,犹不解气,只恨不得将那杨国忠本人捉来,施以酷刑才好。

杨国忠着实可恶,若不是他这个皇帝,杨国忠怎会有今日的权势?杨国忠不想着报国,却反过来欺上瞒下、祸乱朝政,枉费了他的信任!

便是对杨贵妃,也有了几分怨怼:你的族兄怎能做出这些事?你可是我最爱的妃子,你的娘家难道应该为君分忧,而不是只顾着争权夺利。

他一心怨恨杨国忠,全然忘了没有他的纵容盲从,杨国忠又怎能只手遮天?

【除了杨国忠,当时朝中还有一个人深得李隆基宠信,学过唐史的应该都知道他,他的名字叫安禄山。长安三年,安禄山出生,此时正是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安禄山出身西域,其母是一位突厥族的巫师,一开始的他并没有姓氏,只有名叫轧荦山,后来他母亲改嫁给安延偃,这才改姓安,安禄山长到十几岁后牙郎,通晓六番语言。《旧唐书》记载:开元二十年,按安禄山去偷羊,结果被人抓住,幽州节度张守珪对他进行拷问,准备把安禄山打死,他大喊道:“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

李世民眉头一皱,深觉不详。

看看李隆基宠信的都是些什么人吧,李林甫、杨国忠,他哪里还敢相信李隆基的眼光?

再看安禄山此人,似乎是个不俗的壮士,但他心中仍有深深的忌惮和警惕。

谁知这安禄山会是个什么货色?

长孙皇后心有所感,握住了丈夫的手,语气坚定:“二郎,我们还有改变的机会。”

武则天执政……李治扫一眼妻子,见她神态从容,毫无惊慌之态,更添几分欣赏。

他当年看中先帝的才人,并非只因为她容貌娇媚,更是因为她有着寻常女子没有的野心。

这样不俗的女子,让他喜欢,又让他感到忌惮,他也不得不承认,只有武则天才是能与他并肩的女子。

李隆基神色有些奇怪,不知为什么,他听到这个据说是他未来的宠臣的名字,心里涌起的并非欣赏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