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三大问题(2 / 2)
四万了。你知道现在厂子的账面上才多少钱?八万六千一百五十八元四毛四!这些钱还包括我前些日子跑下来的贷款,如果不是这些天我逼着供销科那边收回了部分应收账款,恐怕连这个半数都没了。”
林宇航摇头叹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这个家才清楚这家不是好当的。整个八厂除去生产所需的成本支出,仅仅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工资支出就是一笔惊人的数字,此外还有其他比如医药费等支出,如果无法扭转局面,那么继续下去等到银行里的钱全花完了,别说扭亏为盈了,到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其实相比八厂来说有些大型企业这样的包袱更重。您想想,当年这些企业建立起来的时候都是什么年代,五十年代吧?晚些的也要六十年代初期了。以八厂的历史来说,八厂是1952年建成的,也是那一年正式挂牌的。52年到现在都多少年了?当年初进厂的小伙子都成了退休的老人,再加上近三十年的漫长岁月,期间陆续进厂和退休的职工可不在少数,这一来二去背上这样的包袱也是自然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包袱会越来重。相比建厂时的轻装上阵,现在八厂却不比以前了。就算是同等情况下的效益,在加上这样的包袱前提下,能给厂子留下来的产值和利润又有多少呢?”
宋援朝的话让林宇航一时间无话可说,这笔账很好算,小学生都能算得明白,林宇航如何会不清楚呢?这的确是困扰他的另一个问题,宋援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点了出来。
“那么第三呢?”既然说到这,林宇航索性询问宋援朝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反正都是麻烦,一次性说个彻底。
递了支烟给林宇航,宋援朝自己点上,抽了口道:“第三点很简单,就是产品问题。八厂是中药厂,中药厂生产的都是些什么产品?无非就是药剂之类,这些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基本都在医院和药房,但随着西药的使用范围逐步增加,人们对西药的接受程度更高,中药产品的销路自然不如从前。”
“二哥,我问您个问题,您多久没喝过中药了?”当这句话从宋援朝口中问出时,林宇航苦笑着摇了摇头。
就算自己在春城军区医院养伤的时用的也全部都是西药,中药根本就没用过。在他的记忆中关于中药恐怕也就是咳嗽药水了,除去这个外他还真想不起自己这些年喝过什么中药。
“西药的见效快,使用便利,再加上从医疗角度来看,西药在许多病上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医护人员的培养中,西医也远比中医占很大便宜,一个西医从读书到毕业再到独立看诊,长则最多五六年,短的也不过两三年时间。如果是赤脚医生的话那么这个要求就更低了,在培训班里培训一段时间出来就是医生了。”
“但中医呢?中医可不一样。我们通常想到中医第一印象是什么?年纪大?头发白?甚至留着一大把胡子的老医生?是不是?”
“这话没错,老中医老中医,中医不就都是这样子么?”一旁林燕插话道。
“没错!”宋援朝点头:“中医在人们的固定思维里都是老的好,老的中医才可靠。在实际中同样也是如此,没有多年的经验中医的培养远比西医更难,一个好的中医要成长起来所需要的时间是西医的数倍甚至更多,正因为这样的原因,西进中退,从而导致中药在使用和需求上远不如西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