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凯旋归来(1 / 2)
张正就这样吃了个哑巴亏,暗中掏了十万两银子不说,还平白无故让赵宇捏了个大把柄。
城中那帮粮商也不争气,被赵宇这么一吓,纷纷回去变卖了家产,悉数交给了赵宇,补了军粮的亏空。最终,赵宇还敲锣打鼓地给他们每家送去一块牌匾,上书积善之商,弄得他们有苦难言。
私放军粮的事情看似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张正这里却犯了难。
这件事情毕竟是惠帝委任的皇差,虽然军粮补进去了,但是总得给朝廷一个交代,于是他赶忙上了一道奏章,言明皇太子体恤百姓受天灾之苦,开军仓以赈灾,城中富商感念太子恩德,遂自愿变卖家产,充实军粮。
随奏章一道送进帝都的还有张正写给赵铎的一封密信,信中说明自己本来想顺着赵铎的意思,暗中给赵宇找点茬,结果却被他发现了,最终在他的淫威逼迫之下,只得为他开脱。
“这个废物”
赵铎看完张正的信之后,气的浑身发抖,额头上青筋爆出。
“传令,今后安王府禁止张正踏入一步,另外让吏部再重新选个精干点的人去补上左都御史的职位,这个张正就回家颐养天年吧”。
就这样,张正在回到帝都当天就被责令退休,灰溜溜的回了老家。
惠帝看到吏部报上来的关于左都御史的考评结果为下等的时候,也有点疑惑,待侯公公将张正的那份调查军粮的奏章摆上龙案时,他才在批准张正致仕的奏章中批了个凖字,嘴里笑道:“这个老二,一直都是谦逊待人的作风,怎么这次被太子给逼急了”。
侯公公自是看准了惠帝现在心情不错,也陪笑道:“太子殿下这次出去,差使确实办的可圈可点,不仅拔出了复明会这颗毒瘤,更是整顿了几个郡县的贪腐,令当地的吏治焕然一新,着实有陛下年轻时的风采”。
哦?
惠帝惊疑的看着侯公公,笑着说道:“你这老货,是不是收了太子的什么好处了,最近怎么总是说他的好话?”
“奴才哪是说好话,太子的作为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奴才猜想陛下的心里也是极满意的吧”。
惠帝听了这话,轻轻的踹了侯公公一脚,愠怒道:“就你知道的多”。
柳溪县衙后堂
当萧文向赵宇禀告张正致仕的消息之时,赵宇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其实说实在的,这样的结果他早就料到了,只是令他有些疑惑的是赵铎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一个左都御史说撤就撤。
萧文似乎看出了赵宇的疑惑,轻声说道:“安王是协理朝政的皇子,兼管着吏部和礼部,吏部又专门负责官员的考评,所以他虽然不能直接任免左都御史,但是在考评上动动手脚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再说那张正本来就是他的人,他既然想让张正走,张正还敢不走?”
原来如此!
敢情赵铎那个家伙管着官帽子呢。
“不对啊”
“官员的升迁废黜历来不是陛下乾纲独断的吗?”
赵宇突然这么一问,也引起了萧文的怀疑,他习惯性的用右手捏了捏耳垂,认真的思考起来。
是啊
左都御史可是掌管着御史台那些言官的高阶官员,况且张正还在盛年,怎么这么轻易就让他致仕呢?
惠帝到底存了个什么心思?
“太子,宫里来人了”
黄百田焦急的步入正堂,后面跟着侯公公和两名禁卫。
“老侯”
赵宇惊喜的叫了一声,疾步来到候公公的面前,笑着说道:“宫里没有其他做事的人了吗?怎么次次传旨都要你亲自过来”。
侯公公躬身行礼,陪笑道:“那还不是陛下信任。太子殿下还是先接旨吧,稍后奴才再陪太子殿下说话”。
“行”
赵宇说完便准备往地上跪,却被候公公扶了起来。
“陛下口谕,太子以后可以面圣不拜,接旨不跪”。
这又整的是哪一出?
赵宇悻悻的站了起来,准备听听这个皇帝老子又想搞什么鬼。
“圣令:你这趟差事办的很好,现在玩也玩够了,那就赶紧回来吧,朕还有大事交给你”。
“完了?”
赵宇疑惑的看向侯公公。
侯公公也看向赵宇,轻轻的点了点头
“来之前,有两件事情,奴才觉得太子殿下应该知道,一个是靖王殿下晋了大将军王,安王殿下兼领了户部,还有一个是首辅大人即将从魏国出使归来”。
赵宇在心中仔细的理了理思绪,惠帝的这一连串的人事安排把他搞的有点懵。
兵权给了老大,财权给了老二,那还要自己这个太子干什么?
再说从哪儿又冒出来个首辅?
“老侯,你说陛下这一手安排到底是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