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安排(上)(1 / 2)
董其昌和刘品如退下之后,朱常洛又让魏忠贤把内阁阁老们都叫来了。
沉鲤马上就要就进京了,他现在已经在驿馆里待了好几天了,已经没有什么理由可以继续再让他待下去了。
所以,有些事情就必须在他正式进京之前尘埃落定,不然的话,就以沉鲤的身份和名望,但凡,对朝政有所异见,就可能导致某些政策没法顺利贯彻,所以,朱常洛必须要以快打快。
“今天找三位先生来,就是为了议一议朝战的军费。”
朱常洛的抢先把这次会议的主题基调给定下了,是议军费,而不是议停战与否。
申时行等听到朱常洛的话后,他们回道:“是。”
然后,朱常洛就从自己的书桉上拿出了一份奏折。
朱常洛说道:“这是孤刚刚受到的折子,是英国公递上来的。三位先生也看看吧。”
朱常洛将折子一递,魏忠贤立刻上前接过折子,然后转交到了申时行这里,申时行身子一欠,然后接过折子,快速的看了一遍。
接着他又将折子递给了王锡爵和王家屏二人。
申时行回道:“殿下,臣以为英国公所言有理。倭寇凶残,朝鲜百姓生灵涂炭,我大明作为朝鲜的宗主之国,为藩国为主,也是应尽之义。”
朱常洛嗯了一声,然后看着王锡爵和王家屏二人。
此二人感受到朱常洛的目光后,他俩也立刻回道:“元辅所言甚是。”
朱常洛道:“那就议一议军费的问题吧。这是户部的折子。”
朱常洛又递出了一份折子,这份折子是早前刘品如上奏户部财政情况的折子。
魏忠贤接过奏折转递给了申时行等,申时行等又接过看了一遍。
其实,这份奏折内阁早就看过了,里面还是内阁做的票拟意见。不过,在这个票拟意见的后面,朱常洛并没有任何批红,可见,朱常洛对此是有所意见的。
申时行道:“殿下,户部惟艰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朝廷每年的赋税是有定额的,但是,这些年也确实有些北旱南涝,使得户部的赋税不能及时收上,影响了朝廷政策。”
朱常洛道:“哪该怎么办呢?户部总不能一直如此吧?我大明地域万里,生民亿万,按道理说税赋应该逐年有所增加才对。但是,为什么会每况愈下呢?”
朱常洛毫不客气的甩出了这个问题,这下子让内阁三人有些错愕了。
这个问题真的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能解释的通的。
但是,面对朱常洛的问题,他们身为臣下也不能不答。
于是,最后王锡爵硬着头皮说道:“殿下之思,臣不敢苟同。”
朱常洛看着王锡爵,他说道:“王先生有何教孤?”
王锡爵说道:“殿下说我大明地域万里,生民亿万,这没有问题。但是,也正因我大明地域广阔,生民亿万,所以遇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朝廷在处置这里问题的时候,往往就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渐渐的财力有所不支,也是正常的。”
朱常洛嗯了一声,澹澹的说道:“王先生说的有理。但是,也不要忘了,朝战的军粮几乎都是孤的西山皇庄所出,还有部分军费是宫里的内帑所出。而户部所出之银,不过就是军械以及军服等费用。如果,连这些银子都已经拿的困难了,我大明的万里边防该如何持续呢?”
王锡爵没想到朱常洛给跟算了这个账,这让王锡爵有点措手不及。
但是,户部的艰难是摆在明面上的,现在想要拿出银子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朱常洛看着王锡爵尴尬的样子,又看着申时行和王家屏有些坐立难安的神情。
朱常洛语气一缓说道:“今日,孤找三位先生来,其实也并不是为了逼银子的。孤就是在想,我们该如何开源节流。为户部找来一条生财之道。皇祖隆庆朝时,高拱居内阁,他的有些点子,孤现在看来也是有些参考价值的。高拱力主北开互市,南开海禁,也为朝廷每年多争取来了几十万两银子的收入。孤现在替父皇监国行政,于情于理孤都不能让父皇失望,让天下臣民失望。”
“所以,孤也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三位先生帮孤拾遗补缺,看看到底可不可行?”
三人听到朱常洛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们三人立刻回道:“殿下请讲。”
朱常洛道:“北方的互市时断时续,效果不佳。孤以为之所以如此,皆是因为互市之地杂乱,镇守互市之人能力有限,且不懂商贾之术所致。所以,孤吸取前人教训,打算在宁夏镇牛头沟城和辽东大兴安岭城新开两座互市,牛头沟城和大兴安岭城虽是新城,但此二城兵力雄壮,管理有序,且都在关外要塞之据,有可以成为互市的条件。”
“在此二城设立互市之后,孤还打算专门派驻一位懂经营善管理的官员进驻此城,专职互市事务,称经济官。互市内产生的一切利益皆按新制定税,所收之税皆入国库。三位先生以为如何?”
申时行等三人听到朱常洛的话后,他们互视一眼,然后齐声回道:“殿下之议圣明。”
朱常洛道:“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了。”
“臣遵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