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清流们的梦想(1 / 2)
“叔时兄,大喜啊!”
叔时是顾宪成的字。
赵南星风风火火的到了吏部,他直接找到了正在坐班的顾宪成,急不可耐的拿着今日的邸报,跟顾宪成分享今天的大新闻。
顾宪成看着赵南星过来,他也没有起身迎接,反而还在不紧不慢的整理着自己的工作。
顾宪成现在是吏部文选司郎中,一个五正品京官。
赵南星比他稍微低了一级,是吏部的文选员外郎。
两人具在吏部任职,也是志同道合的道友,很多政治理念,两人是很相似的。不过,这两人的境遇是大不相同的。
顾宪成这辈子的最大的官也就做到他现在的职务,后来因为自己一身正气,受不了朝廷的污浊之气,就愤然辞官回到老家无锡重建了赫赫大名的东林书院。
而赵南星则比他的仕途顺畅多了,赵南星虽然为官之路也很坎坷,但是,他最后还是做到了吏部尚书的高位。而赵南星之所以和比顾宪成的成就大,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赵南星比顾宪成能活。
不过,活的短,并不代表成就就低。
顾宪成最大的成就,并不是重建了东林书院,成为东林党原创发起人。而是他的“思想”。
顾宪成的思想是很“先进”,他在东林讲学的时候,有过关于限制皇权的思想言论,他认为国家大事不应只由皇帝专权,应经过内阁和六部判断,并听从士绅与读书人的舆论,以求做到所谓的“天下之公”。
虽然,顾宪成的思想是先进的,但是局限性也很大,他把这个天下的民只圈定在了士绅阶级和读书人这个传统的特权阶级。
所以,无论他的思想再怎么好,最后还是一份为自身阶级争取利益的学说,于国不益。国家要想正常运营,除了民主和法治之外,还需要足够的赋税作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支撑。
而士大夫阶层在封建王朝时代中,他们是忧国忧民,但是他们改变不了自身就是特权阶级的本质。他们享受着朝廷给予的高人一等的待遇,他们可以见官不拜。也享受着朝廷给予的赋税豁免,他们还不用交税。
这时候让他们空谈民主,限制君权,去实现他们这个本身就是特权阶级的平等。其危险性,足称毁灭!
但是他的这个思想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只要再升华一下,那就是现代民主思想了。
所以,他的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后来明末清初时的大思想家黄宗羲。
而他的这个思想之所以能够影响到黄宗羲,就是因为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黄尊素正是后来东林党的骨干智囊,他与顾宪成的政治理念是一脉相承,所以,顾宪成的思想影响到黄宗羲身上,也是非常正常的。
而黄宗羲也不负历史的期望,他最终升华了顾宪成的民主思想写出了那本具有民主思想着作的《原君》!
黄宗羲在《原君》中探讨了各种的民主思想,比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主思想等。主张“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法治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黄宗羲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民主思想觉醒者,可惜,他生不逢时,最后国破族灭,他也只能隐居在山水之间,看着这个世道继续陷入到封建轮回之中。
由此可见,顾宪成的思想其实在当时的世界,无疑也是很先进的,但是,政治这个东西,并不是靠理想就可以实现的。政治理想想要实现,就必须斗争!
所以,在明末的时候,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处境,各路神仙都粉墨登场,想要力挽大厦于将倾。
结果,用力过勐,又遇到了皇帝消极怠工,不给他们做裁判员,导致了各方实力在朝廷和地上上斗争激烈。最后,把大明王朝都给活活斗死了。
顾宪成整理好自己的工作之后,他看着一脸兴奋的赵南星说道:“我上午就看到了。”
赵南星不理解顾宪成的平澹,赵南星问道:“那你为何不高兴呢?归德公回朝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顾宪成叹息一声:“但愿吧。”
顾先生摇了摇头,继续忙着手上的工作。
他的这个态度让赵南星不喜,这人是怎么回事?归德公好不容易要从南京回朝了,他为什么会是这个态度呢?
赵南星不满的问道:“树时兄你这是怎么了?”
顾宪成听着赵南星不喜的语气,他停住了手上的动作。
顾宪成说道:“梦白兄,你难道没有仔细看这份邸报吗?”
赵南星不解,“这份邸报怎么了?”
顾宪成叹息一声说道:“归德公是回来的,但是,他并没有直入内阁,而是被授予了一个从一品的散官。这肯定就是申时行等巨奸的阻挠,蒙蔽了皇上和皇太子殿下。”
听着顾宪成的话,赵南星也恍然大悟,是啊,归德公德高望重,刚正不阿,是朝中的清流砥柱,按道理说他回京来,应该直入内阁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被安排呢?这肯定就是申时行的巨奸的阻挠!
现在申时行在朝中清流眼里,他已经堪比严嵩了,他已经把持内阁十几年了,这些年他堵塞圣听,蒙蔽皇太子,可谓是罪大恶极!
赵南星急道:“这可怎么办?要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