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王师南下盼甘霖(2 / 3)
睁睁地看着赵军对楚国形成了东西对进,两面夹击的态势。
于是,楚国上下,上至文武大臣,功勋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庶民百姓,似乎都已经预料到了楚国的未来,已经不再掌握在楚国自己的手中了。
于是乎,楚国的朝堂虽然没有发生激烈争吵,却也各自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楚王为首,为躺平派!虽对楚国仍有千般不舍、万点眷恋,却也自知无力回天,更不愿屈膝仰赵国之鼻息而活,遂趁着赵军尚未打来,流连于丝竹歌舞,沉浸在窈窕楚腰之间,及时行乐!
另一派则是以屈、景、昭三姓为首,为投效派!大多为楚国世袭的大贵族们,不甘心随着楚国的衰败而堕落,但他们更知道楚国这条船沉没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他们急于寻找、跳槽到另一艘船上。
以前是秦国,现在嘛,显然赵国是个很好的方向。尤其是景家,在赵王宫中有一位妃子,还是最先入宫的那种,据说赵王还颇为疼爱。也正因此,景家一跃而成为了楚国众多贵族与赵王之间的纽带,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屈、景、昭三姓之首。
一封封投诚与赞颂的书简,用最华丽的辞藻修饰着,更以最好的丹朱混着人血碾成的墨,缓缓写在了精美的绢布之上。又被景家之人以赵国伊妃族人之名,给送到了正在行军的赵括的跟前。
可惜的是,如今的赵国似乎并没有想要接纳这些脑满肠肥的楚国贵族的意思,而赵王对伊(景)妃颇为疼爱的传言似乎也并不怎么真实,即便是有着外戚之名的景家,赵王也未能给出什么优厚的投诚条件。
更令人颇为无奈的是,楚国最后的一点家底几乎全部都掌握在了躺平派的手中,而投效派的手中,除了土地和些许钱粮之外,他们似乎已经一无所有。
但,用赵括的话来说,土地是可以打下来的,钱粮也是可以抢过来的嘛!很明显,赵括要得就是楚王手中那最后的战力,以及偌大的楚国土地上万千百姓的民心。
虽然楚王也好,楚国的大小贵族也罢,没少压榨楚国的百姓,但楚文化中传统的家国观念还是在百姓之中深深扎根,千好万好,没有自己的家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当年楚国占领吴越之时,就没少为收拢民心下功夫,而历史上始皇帝南征,耗费如此长的时间,也跟南方文化的安土重迁的家国观念不无关系。
如此文化背景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蚕食的办法,一点点的让楚民看到赵国的诚意与赵民的生活提升,逐步地接受赵国的思想。但这显然不是赵括所喜欢的,快速、强劲才是赵括的风格。
尽管李牧
。开仓放粮的举动为赵军入境做好了极好的铺垫,但赵括仍然能够感受到空气中的敌对气氛。而此时,若是有楚国内部的贵族代为管理和传达,相信收拢民心的工作能够事半而功倍。
毕竟,堡垒总是从内部更容易瓦解。
当然,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赵括的主力大军也在修整了整整七日之后,随即向着楚国境内开拔,因为收到李牧的急信的缘故,赵括不仅带着十五万精锐大军,更是带上来了足量的粮食和从河内、邯郸送来的原本要在三晋之地任职的官员。
敌人来了有精锐的赵军,朋友来了有足量的粮秣。
就这样,赵括所率大军,一路南下,一路发粮。一边发粮,一边接收城池;一面接收城池,一面就着手恢复民生。
很快,赵军南下救民的消息被传遍楚境。
而随着救民水火的消息传开,楚境之内的城池,尤其是秦军占领地,不仅仅是望风而降,简直如同大旱之盼甘霖般地盼望着赵军的到来。因为,那是妻儿老小生的希望!
天下苦秦久矣!
当然,十五万大军也并没有一直就这么拖拖拉拉地前进,在占据了楚国第一座城池,亲眼见到楚国确切的情况之后,赵括便大手一挥,将麾下大军再度一分为二:十万主力大军继续跟随着自己向楚国内陆挺进,五万精锐脱离大部队,携带大量补给,直入剑阁,汇合李牧所部,打通入蜀的通道。
如此分配兵力,显然与李牧的想法背道而驰。
但实际上,在赵括的心中,也同样认为巴蜀较之楚地更为重要。但不同的是,赵括清楚地知道楚人可能带来的危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语,对于赵括而言,听得不要太熟!
更何况即便是始皇帝,如此英明神武之人,却也在楚地吃了亏,十数万秦兵被一个项燕给留在了楚地。
如今虽无项燕之名,但谁又知,会不会出现个屈燕,昭燕呢?毕竟据楚国朝堂上传来的情报,楚王手中仍有八千大军,虽然是从上蔡战场上“逃”回来的,但能够突围而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战力并不比一般的赵军差。
有军队,万一出个出类拔萃的将军,若是自己手中没有绝对的战力,还真有可能阴沟里翻船。所以为谨慎行事,赵括必须将重兵布置在楚地。
当然,面对着楚国朝堂上下堆积如山的投效书简,赵括也认为有必要将大军留下,以保持对楚国上下的高压态势,从而迫使他们不得不继续选择与赵国合作,完成倒戈。最终完成对楚国千里沃土的占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