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都察院、内阁变迁(2 / 3)

加入书签

开始逐步明白了这一思想,太平道思潮如今已经兴起。

就在现在,就在这场朝会进行之时,一场席卷天下的思想启蒙运动其实已经兴起。

但是如今他,却是一名“神君”。

这是太平道遗留下来的问题,借助兵阴阳,他接连取得胜利。

他将神权成功的加于自身,他成功造就了一个新神,而那个“新神”正是他自己。

他现在不像是一名领袖,更像是一位脱离凡尘,高坐于神座之上的“神君”。

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很多人都想要的,而他现在就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

他说出来的话,比起铭刻于石碑之上的法律更为有效,他下达的命令,比起天下间的完事都更为重要。

权既在手,寰宇可驱……

神君的这个问题他需要慢慢的解决,眼下他还需要神君这个身份。

他明白这个世界正确的发展方向,可以让国家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有着神君的这一身份,他说出来的话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便会有人信服。

当他指出了方向之后,众人必定会坚定不移的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很多时候,在前进的道路,很多的人都会产生怀疑,怀疑是否走错了道路,怀疑是否迷失了方向。

许安给了许攸一个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接下来的要宣布的事情,真正关乎着大明的将来,关乎着国家的稳固和延续,是保障大明不会因为内部而瓦解或则是腐化的重要手段。

权力必须要得到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就是没有被关在笼中的勐兽,将会引发巨大的灾害。

鹰狼卫作为特务机构,虽然也有监督的权力和能力,但是仅仅依靠鹰狼卫自然是步行。

“三府六部之外,增设都察院,独立于三府之外,都察院下辖三法司,分别为军法司、政法司、道法司……”

“都察院,设令君一人,左右御史各一人,三法司分管军、政、道。”

“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有纠劾文武官员,辨别冤枉,监督下属有司之职,监察使,除负责处理院内及三法司的行政事务外,还要行使弹劾、监察的权力,对有贪污行为、结党营私、作威乱政、败坏官纪的官员均要加以弹劾。”

“三法司,须依照规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官吏将校进行监察,调查公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并进行廉政建设和反腐建设,保障国家稳定与安全。”

“都察院、三法司,皆受鹰狼卫监管。”

都察院之中除三法司之外,还设有自我监察的机构,不过在诏书之中并没有说明。

宣读诏书自然是挑着重要的去说,都察院、三法司才是重点,其余的都是旁支末节。

鹰狼卫也是如此,在鹰狼卫之中除去狼卫、鹰卫,还设有监察卫,监察卫的职责便是保证鹰狼卫队伍之中的纯洁性,防止鹰狼卫内部的腐化和被渗透。

监察卫除了明面上的人之外,在狼卫和鹰卫之中也有其人员隐藏。

“都察院定为三品衙署,都察院令君为正三品……”

如今的明庭之中,二品衙署只有三府,三品衙署便是六部,四品则是二十四司一级。

都察院定为三品在情理之中,但是都察院的院首被称为令君这一事却是让人不由有些遐想。

自汉末以来,官场乃至世人对尚书令,位居枢要的大臣的敬称便是令君。

如今被明廷之中有资格被称为令君的人只有四人。

内阁首辅阎忠,中书府府令许攸、中军府府令贾诩、中道府府令石厚。

现在许安将这一约定俗的名称变成了都察院院首的官名,三法司对于三府都有监察权。

都察院的权柄不可谓不重啊。

不过建立都察院的这一诏令还并非是结束,接下来的消息更是让宣政殿的气氛沉重了些许。

“内阁增设四席,此四席,由上将军龚都、中领军徐晃、卫将军吕布、车骑将军何曼四人担任。”

“内阁常设席位定为九席,武职占五席、文职占四席。”

宣政殿内一众官员将校都没有言语,文官们皆是默然不语,神色凝重,而一众武将多是喜色于表。

当初内阁初建,内阁人选为,阎忠、许攸、贾诩、魏律、杨尉、葛舟六人。

这六人之中,除去贾诩是中军府的府令,阎忠和军事也有关系之外,几乎全是文职。

至于中道府自然是没有占任何的席位,毕竟所有参军和为官的人,只要是超过了正七品,就必须要是加入太平道,接受太平道的思想。

也就是说,内阁的九人,都必然是太平道的道众。

内阁虽然初建,只有建议权,但是当初许安选派内阁成员之时,任用的人皆是高官,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内阁在日后的权柄能有多重。

而如今一下增加了四席,四席皆是武将,而且都是正二品的军衔的重将。

加上这四席,如今的内阁实际上是有十席,之所以说是定为九席的原因也很简单。

阎忠去世之后,他的席位自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