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全面军管(1 / 3)
接管汉地五州的事情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些世家豪强还有各种方面的影响在之后才会慢慢的显露出来。
现在对于国家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财政方面的问题。
财政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问题,比起军事甚至都还要重要。
因为只有财政稳定且富裕的国家才能够供养起大量的军队,并且有足够的能力训练军队,武装军队,提高其战斗力。
财政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国家的基石。
没有一个良好的财政,再强大的帝国都不过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在冷兵器时代,游牧部落是个例外,他们的财政情况并不好,制度也非常的落后,但是他们虽然强大,但也只不过是一时。
遍观世界历史,游牧部族虽然有强盛之时,但是大部分的时间的主角还是农耕国家。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只有农耕社会才能够真正支撑起一个经久不衰的帝国。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其实正是最符合那个时代的政策,只是如今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进步,这样的国策已经不适合如今的明庭了。
“联合舰队转为南方的问题,处理的怎么样了。”
许安问出了他最在意的这个问题。
现在国库虽然有大量的余财,但这些财富都是靠着世家豪强数百年甚至千年来的积累。
实际上国家的财政每年的固定收支其实极不平衡,支出远比收益要高。
不算军屯兵,各地的守备兵,还有军区和直辖军都已经超过了三十万,还有各地的警察部队,以及乡亭官吏。
皇权不下乡,并非是不想下乡,而是无法承担如此巨额的费用。
许安提高了对于乡亭的控制,增派了官吏,但是也无法将官吏下派到每一处聚落。
而就算是局限于此这样,所耗费的钱粮也是海量的。
明庭如今拥有的金矿、银矿的产出在只占据并州的时候还够用,但是在如今已经是完全不够用了,所有的产出都只是杯水车薪。
解决财政的问题无外乎于两点,一为开源,二为节流。
节流这一点不需要考虑,因为现行的所有的政策的机构都已经是反复的检验过,目前为止能够想出来的最优方桉。
天下稳定之后,许安便准备逐步的裁减内地的兵员。
不过直辖军自然是不会有半点裁减,汉庭五州也会保证足以镇压地方的常备军,以防止那些世家豪强闹出什么乱子来。
有刀不用和无刀在手是彻彻底底的两码事。
将联合舰队转为南方,就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做的第一件事。
北面现在唯一拥有海军的就只有狗奴和邪马台两国了,而这两国的舰船,单凭借卢盛麾下现有的部分海东舰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毕竟就那几十条小船罢了。
真打起仗来,连弩炮都不需要用,直接开船撞过去就能撞翻,取下东夷岛不过是探囊取物罢了。
辽州和海东行省两地现在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战舰,所以将其迁移到南方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大半的官兵都被说服了,隶属海东舰队的军卒已经完全同意了迁移的方桉,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辽州人不愿意离开故土,不愿南迁。”
“这部分人大概有多少。”
“三千二百五十人。”
统计的工作是由鹰狼卫去做的,所以十分的详细。
许安眉头微蹙,虽然他早有预料,但是这个时代人对于故土的卷顾还是超过了他的预期,故土终究难离。
他开出的条件已经是非常的优握了,他准备在交州、扬州两地修建数处新港口,只要那些军卒愿意跟随舰队南下,连带着他们的家人都会被接到南方来,若是其宗族愿意迁移,也有各种优待的政策,将其于愿意前往开疆拓土的宗族同等待遇。
“再劝说一下吧,不需要太过于担心疾病和水土不服的影响,随舰队迁移,还有第一批入驻港口的居民有不少医学院的学生,安全的问题也不需要担心,四处港口都会驻守重兵。”
“四处港口城市,学堂、工厂、坊市都有配套,不是什么蛮荒之地,解释清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许安揉了揉太阳穴的位置,这些军卒都有海战和海上航行的经验,必须要尽可能的将其留到南方,这样才能进行之后开辟商路的计划。
在赤道附近有很多未开发的岛屿和地方,无论是往东前往东南亚群岛,还是往西一路向着中东、非洲进发,都可以收获大量的特产。
各种各样的香料、特产、还有珍奇的动物、植物,都可以运回国内换取大量的钱财,将其贩卖到外国更是能够换取暴利。
“诺。”
贾诩应了一声,他看到了许安的反应,心中对于这件事的看重程度又提高了几分,他心中思索,已经在想着计划了。
“远洋舰队招募筹备的如何了。”
“远洋舰队的十艘战船已经挑选了出来,按照明公所指示都挑选的新式软帆战船,其中两艘两千里料的大船,其余皆是一千五百料,旗舰为二千五百料,只是……”
贾诩面露难色,说实话,许安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