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另辟蹊径(7K9)(1 / 5)

加入书签

汉庭因为变法而闹的沸沸扬扬,而明庭因为财政的问题改变了政策,开始了全面收缩。

汉明两庭之间诡异的和平还在维持,但是双方都很清楚,一旦对方恢复了力量,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对方走向覆灭。

王业不偏安,天下须一统。

天下只有一个中国,也只能有一个中国。

决定华夏正统的一战正在酝酿之中。

不仅仅是刘协不愿意偏居一隅,许安也不愿意放任汉庭再继续发展起来。

变法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

成功,则走向强大,迈向富强,重兴天命。

失败,则落入深渊,步入炼狱,永世沉沦。

失去了鹰狼卫的情报网,许安不清楚汉庭的内部发生了什么。

但是许安很清楚,在关键的时刻,不应当给敌人任何的机会。

只要汉庭有百分之一的概率变法成功,都不应当给与其机会。

所以许安下令四方休战,全面收缩,命令贾诩罢兵休战。

魏庭虽灭,但是却在冀州和青州留下了充足的粮草,足够支持明军一次大规模的南征。

汉庭的变法已经推行了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的时间鹰狼卫也没有闲着,一直在不断的渗透着汉庭。

虽然现在鹰狼卫在汉庭的力量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是鹰狼卫还是有所建树,鹰狼卫的体量毕竟要比绣衣使者更大。

而且在许安指导之下建立的鹰狼卫,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和培养新人,鹰狼卫缇骑的平均素质实际上已经远超绣衣使者。

之前的失利是因为轻敌大意,这一次鹰狼卫要远比之前小心谨慎的多,而也正因为如此,鹰狼卫的渗透只限于兖州、青州、荆州三处边境州。

许安不再像之前一年如同瞎子一般对汉庭一无所知。

豫州鹰卫的情报网还没有重建,只剩下了两三条单线,每次递送情报都会间隔很长一段时间。

毕竟汉庭的中心现在就在豫州,豫州绣衣使者如今也借着变法重新站到了台面之上。

绣衣使者对于豫州的掌控力可谓是各州之中最高的,鹰卫能在其监视之下每隔数月递出一两条情报其实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而且递来的那几条消息之中,有几条尤为重要的消息。

邺城府衙之内,许安端坐于首座,眉头紧蹙,看着手中的文书。

许攸和贾诩两人一左一右坐在两侧,他们也同样拿着文书在仔细的审阅。

身穿着紫鹰服的张季站在堂内微微躬身,等候着许安的询问。

许安和贾诩、许攸三人手中所拿的正是鹰狼卫千方百计从豫州传来的消息,和上一次一样,时隔了数个月才终于送到冀州,但是这也已经足够了。

“九品官人法?”

许安放下了手中的文书,他只是简单的瞟了一眼,便明白了变法了内容。

九品官人法其实就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实行,确实解决了察举制下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

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的缓解了皇权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

只是没有想到刘协居然以九品官人法作为筹码换取了世家豪强的支持。

刘协此举,无疑会加速九品中正制的变化。

九品中正制会逐渐完成门阀化的转变,而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事实上。

门阀制度的确立,将会使得九品中正制成为一个政治上的装饰品。

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

也因此形成了后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之局面。

九品中正制前期确实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后面腐化之后,使得世家门阀化,政治贵族化,底层上升的渠道直接因此腰斩。

两晋之所以衰弱也正是因为这腐败无能的九品中正制。

“利益交换、政治妥协……”

扫视着桌面之上的文书,许安已经明白了汉庭之中发生的一切。

“饮鸩止渴吗?”

单看纸面之上的实力,现在反而是汉军更为强大。

麹义麾下原来的五万多名军卒被精简裁汰之后,只留下了一万六千人,其余的军兵都被安排进入了屯田所之中。

而青州汉军的足有六万余人,兖州驻防汉军有八万余人,荆州汉军则有四万余人,合计十八万人。

十八万大军,这已经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了,曾经孙坚在时,汉军鼎盛之时也不过二十万大军,如今的汉军似乎已经恢复昔日鼎盛的状态。

不过,这只是纸面之上的数据。

若是战争的胜负可以依靠纸面上的数据的来决定胜负,那么两方的主帅直接拿着纸张对比数据,然后决定输赢即可,也没有必要真刀真枪的对垒两军。

纸面之上的数据终究是浮于纸面。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许安转过身,检索着悬挂在堂中的局势图。

在黄河的沿岸,虽然汉军北伐失败开始全面收缩兵力,但是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