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瞿塘、白帝(1 / 3)
另外两道急件都是从荆州传来。
两道急件一前一后,相隔不到三日。
第一道急件,是荆州的告急文书。
初平四年(193年),六月二十九日。
黄巾军兵出武关,由黄巾军中的白波将军郭泰带领下,仅仅花了三日的功夫便已经是击破了丹水城。
张鲁也遵从许安的号令,派出其弟张卫领汉中兵一万进驻上庸,进攻南阳郡以策应郭泰军的进攻。
当然,张卫军略稀疏平常,许安自然是不放心让张卫领军,实际上汉中军如今领军的将校是兴义将军张杨,许安让张扬作为副将辅助张卫。
当然名为辅助,实为主将,这样的原因最重要还是给张鲁留下一点颜面。
第二道急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从益州的江州城发出,而不是荆州。
六月十五日,益州黄巾兵临江州城下,四万益州黄巾军将江州城围得几乎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成都之战益州军、东州兵全灭,许安带领黄巾大军南下的消息,在潜藏在各地的鹰狼卫缇骑推动之下,迅速传遍了益州的各郡县,
江州城的城守眼见实力悬殊,黄巾大军兵临城下,又听闻成都之战的噩耗,根本不敢抵抗于是献城投降,江州城虽算不上城坚池固,但是益州黄巾军的攻城器械并不多,实际上若是江州城守能够有些骨气,也能坚持十天半月,为汉庭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江州城一日沦陷,赵祗也并非是什么优柔寡断之人。
他要是优柔寡断,恐怕早在当初马相兵败之际便已经是随着马相等一众黄巾军死在了战场之上。
江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安派人也和赵祗讲清楚了江关的重要性。
赵祗虽然曾经不过只是一个底层的农夫,但是他现在已经是近十万益州黄巾军的统领,早已是今非昔比。
江州城投降,江州城的城守并没有派人去向着其他的城邑通传消息,而少数一些在益州黄巾军还没有合围时想要逃走的人也被赵祗提前安排的马队全数拦截。
江州城守投降,赵祗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如今益州军主力战败,任宪战死的消息已经快要传遍全州,益州各城无不是人心惶惶。
益州黄巾军所穿戴的衣甲,多是缴获自汉军,只是旌旗不一样,巾带不同,只需要稍微更换一下就好,而江州就有汉军县城的巾带和旌旗。
于是赵祗押着江州城的城守,带着四百余名换好了汉军装备,拿了一些故意被破坏的汉军旌旗的黄巾军向着东北一路急行,伪装成了溃败的模样。
赵祗留下了两万余名军卒守城,随后带领着麾下两万余名军卒直接北上向着江关方向进军。
两万人分成前、后两队,前队便是赵祗带领的伪装溃兵。
前队先行大概四五天左右的时间,后队再跟着前队走过的道路前进。
前队的这些伪装的溃兵,全是益州黄巾军的精锐,这一部分约有差不多四百余人。
后队虽然不如前队,但是也称得上是益州黄巾军中的精兵,起码都有战阵上的经验,有一万七千余人。
赵祗知晓江关的重要性,于是亲自带领两万大军直接向着东北方向的江关进发,但是他也没有忘记向着许安禀报江州的情况。
李严在此时却是刚刚带着麾下的军队离开了江州约有十日左右的时间,差不多也应该到了犍为郡的符节城。
虽说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但是这些益州黄巾军伪装成溃兵,寻常人根本看不出破绽,只有久经沙场的战将才能看出些许的端倪。
而之所以如此,也不是因为什么过于复杂的原因。
无他,唯手熟尔。
如果说许安带领的并州黄巾军是屡战屡胜,那么赵祗带领的益州黄巾军就是另一个极端——屡战屡败。
自马相兵败以来,赵祗或许是真的没有什么指挥的才能,又或是其他的原因,面对着进剿的东州兵和益州兵皆是以战败告终。
不过每一次赵祗都能带着麾下的主力逃出汉军的包围网,这也使得益州黄巾军对于逃跑有一番颇深的研究。
益州黄巾军后期少数几场胜战,都是赵祗下令麾下军队溃败,骗过了汉军的将校,然后趁着汉军掉以轻心,在道路的两侧伏击战胜了当时负责进剿的东州兵。
从江州一路向着东北前进,途径枳县、平都、临江、朐忍四城,顺流而下,再行数十里便可以至鱼复城,抵达江关。
自江州一路至江关,数百里的道路。
李严带着上万名汉军和民夫一路辗转,花费了将近一月的时间才从江关赶到了江州。
但是这是逆流而上,大军开拔。
而赵祗领着麾下的军将,可以借用舟船一路顺流而下。
赵祗就带着数百人撑船在前,江州城城守并不想冒险,他投降本来就是贪生怕死,如今赵祗却要他跟着他们一起冒险,如何肯大营。
但形势比人强,江州城守的妻儿老小家眷皆在江州,而他的性命又操持于赵祗的手中,无奈只能是跟着赵祗一起上路。
成都之战,任宪身死,东州兵、益州军鹬蚌相争,使得黄巾军渔翁得利,太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