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随云入渊(2 / 3)

加入书签

身穿着重甲的武卒举起,闪耀着幽暗光芒的箭头对准了城下那些益州军的军将。

城楼里,七八名黄巾军的武卒依令转动绞盘。

成都城的大门,就在绞盘转动之间,发出了难听的声音,缓缓的闭合了起来。

城门的甬道之中,一众正在哄抢出门的益州军的军将也发现了城门正在闭合。

“城门要关了!”

“快走!”

城门的甬道内,一众益州军的军将彻底的慌了心神,他们也顾不得互相残杀,一起向着城外涌去。

人潮汹汹,所有的人都想要往外挤,想要逃出成都城。

但是城门的甬道并不大,根本容不得那么多的人的同时出门。

城门即将关闭,大量的益州军军卒涌出了成都城,但是更多的人却是被留在了城门之中。

而城门却是因为拥挤的人潮没有办法关上,城楼之上那些推动绞盘的黄巾军武卒涨红了脸,但是绞盘竟然都在倒转。

吕布没有丝毫的犹豫,断然下达了放箭的命令。

城墙之上,上百张弩机几乎在同一时间激发,大量的弩箭如同蝗般向着下方攒射而去,一瞬间无数道惨叫声从城墙下传来,数十人已经是倒在了城墙之下。

城墙上的弩机一发结束却并没有停顿,第一排的武卒完成了射击之后,迅速转身向后走去,退到队伍的后方,第二排的武卒立即举起了早已经装填好的弩机向着城下瞄准了敌人,而后激发了弩机。

黄巾军的武卒长期接受的训练,此时在城墙之上射击的黄巾军武卒排列成六排,不断的交替,每射出一箭,便会离开自己所在的方位,向着后方走去,以保证箭矢几乎不间断的向着下方倾泻而去,压制城下的敌军。

黄巾军的武卒片刻之间,便将上万支羽箭倾泄了出去,上万支的羽箭将东城城门一带几乎变成了生命的禁区。

城门处的区域横七竖八的倒伏着益州军军卒的尸首,很多尸体的身上都插着十数支箭矢。

没有人再敢靠近东城的城门一步,也没有敢于去冲击北门

挤在城门甬道中的益州军军卒很多都已经跑出了城外,吕布并没有去管这些军卒,这些人的下场早已经注定。

吕布又填了数人去推动控制着城门绞盘,东城的大门也在此时最终合上。

四城城们皆已闭合,益州城中残存的数万益州军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瓮中之鳖,再无翻身的余地。

城外的原野之上,数条火龙已经缠绕在一起,还有火龙在向着其他的方向飞驰,但是很快,便有伺机观测的火龙跟随上去,拦住了那些逃离火龙的去路。

黄巾军的骑军已经和益州军的骑军发起了冲突。

此时的许安也已经收到了吕布传来的消息,他得知了东城门已经被关上的消息。

益州军如今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大局已定。

“传令城中各军,稳住现有防线,守住坊市与街道,将那些益州军全部都困在东城区即可,不需要再推进了。”

许安没有下令继续进剿。

此时的益州军失去了指挥,也失去了建制,他们的士气已经跌倒了谷底要将其消灭根本就是易如反掌。

但是最好的选择,并非是消灭。

如今益州城中剩余的益州军应当在三四万人左右,这些军卒多是来自巴郡、健为郡、越嶲郡三郡之地。

益州的土地、矿山、森林基本都由本地的世家豪强所占据,所控制,世家豪强掌握相当规模的私人武装,因此益州的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的依附着这些世家豪强。

益州军的组成,底层的军卒基本上都是那些依附着世家豪强的百姓。

而各家的私兵基本都被安排成了低级军官,或者单独编连成军,而各世家豪强之中的重要族人基本上都是中高级的将校。

其实益州军的普通军卒也是属于可以争取的行列之中,他们和豪强世家的利益其实也是处于对立面。

只是要化解益州人和东州人之间的仇恨是一大难题。

但是问题再难也能解决,也必须要解决。

益州有数百万的益州人,但是却只有十数万东州人。

以后治理益州,要维持益州的稳定,那么成都城中这三四万益州兵便不可以轻易擅杀。

这也是为什么许安当时不趁势一鼓作气击溃益州军,还要给任宪留下喘息机会的主要原因。

任宪逃走自然是最好,他便可以慢慢的去招降这些益州军。

当初许安攻占关中,入主长安之时,皇甫嵩等人撤离匆忙,很多的文书被保留了下来,这其中便有关于益州人口的记录。

从光和二年(179年)算起到中平五年(188年),这九年的时间里,蜀郡、广汉郡、犍为郡、巴郡等郡国遭受两次大规模破坏力极广的战乱。

桓帝时就有板楯蛮夷多次叛乱,到汉灵帝时期的光和二年,巴郡爆发叛乱,叛军一路打到蜀郡、广汉郡、犍为郡和汉中郡。

光和二年十月汉灵帝以御史中丞萧瑗都督益州兵力讨伐,结果连年不能平定,以至于州郡连年苦之,最后靠怀柔政策,一直到光和五年叛乱才渐渐平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