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重病(1 / 2)

加入书签

陈氏听了这句话,莫名觉得后颈冷飕飕的。

早在谢凝从广灵观回来,谢家姐妹莫名病了一场,她便觉得这孩子有些古怪。现在听她如此说,更觉诡异。

但她还是满面笑意,“凝哥儿说什么胡话,过年自然要和家人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她伸手扯谢凝的衣袖,“走吧!老太太等着呢!菜都上齐了,就等你开席呢!”

这孩子,与家里的任何人都不亲近。

如果谢家能有一个人与之亲近,陈氏希望是自己。

所以,当谢老太太提出让人去请谢凝时,陈氏便亲自来了。

谢凝闪过身子,避开了,“大婶娘,明日我自会向老太太拜年请安,今日便不去了。”

陈氏还想说些什么,却听门突然被人撞开,一个灰头土脸的老人跌跌撞撞走进来。

积雪映衬着老人枯树一般的面皮,脸上有尚未干掉的血渍,沿着脸颊流下来。

他看到谢凝,‘噗通’跪下,“公子,救命!”

陈氏吓了一跳,除夕夜,哪里跑来这样一个疯子?

老人抬头抱拳,对着谢凝作辑,“公子,救救二姑娘,救救二姑娘!”

“老人家,我并不认识你。”谢凝扶老人起来,“更不认识你口中的二姑娘,她若是病了,让她明日找我诊病便可。”

老人浑浊的双眼看着谢凝,流下眼泪,“凝哥儿,你当真不认识我了吗?”

陈氏侧眼打量着老人,越看越觉得熟悉。

“你是,古千?”她试探着问。

老人扭头看了看陈氏,低头再拜,“见过大娘子。”

“真是你!你不是陪二娘在豫州吗?怎么到京城来了?”陈氏惊讶问道。

古千曾是谢娘子最信任的忠仆,在女儿远嫁豫州时,便让古千作为陪嫁随谢姝同去豫州,算起来,也有小十年了。

“回大娘子的话,二姑娘不好了,我这次回来,是想请京中名医,但若不及时,也可能是……告丧。”古千抹了把老泪,继续说道:“到京城听人说,公子从广灵观回来了,学了一手好医术。”

“二姑娘还没咽气,请公子随老奴速速前往豫州,说不定姑娘还可活命,若是晚了,只怕、只怕……”

古千说着,又要再跪,被谢凝拦住。

模糊的记忆中,是有这么一个人,每次从酒楼回来,总要带个小玩意,有时是个拨浪鼓,有时是个糖葫芦,总喜欢把她举得高高的,逗她咯咯笑。

但那时的古千身形雍容富态,哪似眼前人,干瘪枯瘦。

谢娘子共生育三子,长女谢岚嫁了商户,在她死后,夫妻二人远离京城,去了肃州;次女谢妹在谢焘的张罗下,嫁给豫州的马举人。

自王氏进门后,每逢年节,两个女儿必备厚礼回娘家,但王氏每次冷脸相对,面容不善,后来,更是大门紧闭,态度不言而喻。

如此几次后,两个女儿也不再回来了,权当没了娘家。

再后来,慢慢断了联系。

对于远嫁豫州的谢二娘过得如何,谢家人自是不知,亦没有人打听。

“大婶娘,家姐有事,今夜不便赴宴,明日再去拜访祖母。”谢凝说道。

陈氏听明白了,这是赶她走呢!

她并不想离开,她想留下听听豫州发生了什么事,回去也好给老太太说嘴。

但古千已随谢凝进入室内,辛夷忙着端茶倒水,来来回回就像没看她一般。一个人站在院里好没意思,只得离去。

室内,古千喝了口热茶,把豫州之事娓娓道来。

“二姑娘和马文岫的婚事,是家主和马老爷定的娃娃亲。听说,两人在读书时交好,两家娘子都怀有身孕,相约若生儿子,便结拜兄弟;若生女儿,便做姐妹;若有幸一儿一女,便让两个孩子定亲。后来,家主中了举人,马老爷却名落孙山。”

“马老爷没有考中,心中郁结,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马家家贫,家主时常接济一二。待两个孩子成年,便让两人结了姻亲。”

“谢娘子同意这门婚事吗?”辛夷问道。

她虽未成亲,也知道寡母与儿媳妇难相与,再加上贫寒的家境,这马家实在说不上是个好人家。

“娘子自然是不愿意,但家主说,既已定亲,断不能因为嫌贫爱富而弃信忘义,二姑娘行过及笄礼,便嫁去了马家。娘子不放心,陪嫁了好些嫁妆,又安排了丫鬟婆子同去。我原本是在清风楼做事的,依娘子的吩咐,也陪姑娘去了豫州。”

“初过去时,马家母子是极客气的。他们用二姑娘的嫁妆买了新宅子,又添置了不少家奴。姑爷对姑娘疼惜有加,马家主母也未曾刁难姑娘,直到二姑娘头胎生了女儿,马家母子便有些不满,但碍于情面,并没有发作。”

“谁知这孩子体弱多病,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汤药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