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难以决断(2 / 3)
白这个道理,和荀衍都想见见皇上,说实话,陈群的本意不坏,皇上要是不辩论一番,陈群也不甘心。”
“荀彧,不是我给你面子,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这样吧,让陈群暂时搁置这件事,两年以后我和他讨论。”刘辩笑着说道:“陈宫还是有些本事的,边让已经答应北上;我决定让边让来主持崇文馆,就让陈群做边让助手,专门来批评我。”
刘辩跟荀彧等人商议过这件事,郑玄、孔融等人都表示赞成,只有荀彧和许相反对,可是最后看刘辩确实想做这件事,才没有坚持;得知边让就快到了,荀彧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好吧,这事太扎手,只能看以后的博弈,皇上,是不是想通过这些消磨时光?”
刘辩是想把报纸办起来,可是这件事最后的结局如何,刘辩没有把握,所以才想到边让,反正就算最后失败了也无所谓,大不了自己的名誉受损;反正在士族那边,刘辩的名誉也没怎么好过。刘辩还真不怕士族的那些人,区别不过是值不值的问题;看着荀彧站起来要离开,刘辩突然说道:“那是生意!”
荀彧突然间听到刘辩这一声,顿时一愣,眼神中充满了惊讶:“这也是生意?”
刘辩懒懒的,不以为然说道:“边让喷我肯定不是生意,但是有很多人会喜欢看,看边让的天马行空,看我的狼狈不堪,你说崇文馆要是做成邸报卖出去,会不会有许多人来买回去看,甚至收藏。我们可以用纸坊的纸,让那些书院的子弟来练手。”
张温、杨奇、郑玄,谁不是上千门徒,绝不会缺了去誊抄的人手;荀彧想了想问:“这生意能有多大?”
刘辩同样想了想说:“和烈酒的利润差不多。”
荀彧真的给刘辩吓一跳,心说要有这么大的利润,自己就和边让说,别喷刘辩,来喷自己吧;荀彧的精明不下于刘辩,摇了摇头苦笑道,“我不是不相信,只是觉得这生意只能皇上你能想出来。”
刘辩心情很好,悠悠的说道:“我已经骑虎难下了,算了,你心中有数就是,别总认为不值,边让也是有脾气的,我直接给他钱,可他可能就是不要,这个方法一定管用!”
“知道了,皇上只要你亮出招牌,边让就得卷铺盖就滚蛋!”荀彧笑着说道:“边让、陈群还是分量不够,最好蔡邕坐镇那里,要是有什么事,也能及时补救。”
“也好,只是蔡邕的目标太明显,很容易让人猜疑,就让蔡邕做崇文馆的上司吧!”刘辩说道。
“好,我现在就去通知他!”荀彧点头说道,刘辩说的没错,蔡邕站到最前面效果会打折;蔡邕是贴着刘辩标签的人,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甚至表示自己也会酌情写些文章助兴。荀彧回尚书台的路上,意外地与黄琬的马车对面驶过,荀彧不由得皱眉,黄琬这时在大街上溜达,是要做什么?
谁不知道,黄琬才是真的反对刘辩的那个人;作为一个顶尖豪门的家主,被士族寄予厚望的人,黄琬当然不会相信不知道几分真假的小道消息,尤其是许多老朋友出面谈论的思路,并不符合黄琬的心意。
仅凭这一点,黄琬就明白,自己到了邺城以后花费的大量人力和精力,实际上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黄琬希望把邺城变成一个愤怒的城市,局面跌宕起伏,仿佛是暴风雨的前兆,或者干脆就是暴风雨的中心。但实际上,当他乘坐的马车在行驶的时候,车厢窗外的一派依旧热闹的景象,让他坚信,自己面临的危机并不是因为皇帝刘辩的愤怒,而是一个有针对性的阴谋。
陪同的刁荣小心翼翼地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黄琬的面部表情,但是让他失望的是,他什么也没有看到。黄琬是刁荣父亲刁韪的好友,刁荣这次也是来还人情的;否则在刘辩如日中天的时候,就算刁家不计后果,彭城国的士族也不希望被殃及池鱼。刁荣虽然才二十几岁,却是一个老道的人,即便面对黄琬这些的老狐狸,也能将任何一点心里波动,都隐藏在面部表情之下。刁荣好奇地看着那些商铺和一看就知道是外地的商人:“世叔,似乎没有被关中的战事波及?”
“是的,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皇甫嵩是谋定而动。但最后,让人奇怪的是,卢植和盖勋还没有出手,似乎皇甫嵩就被那些不起眼的将领磨掉了锐气。”黄琬也是为此震惊,刁荣问问只是好奇,邺城非但没有受到战事的影响,反而一副欣欣向荣的样,这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对乱局的揣测。
“卢植那个学生刘备很厉害,听说非常受到刘辩的信任。”刁荣并不像是在夸奖一个外人,黄琬却秒懂刁荣的意思:“刘备是刘辩早就看好的人,只不过这两年有些低调,说实话,我内心非常矛盾,刘辩似乎随随便便就能拥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位皇帝的魅力吧。”
还好,黄琬没有打算造反,刁荣在徐州看到的东西比黄琬更多,尤其是刘辩在那些黄巾军中的威信,臧霸等人在刘辩派去的官员协助下,不仅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而且治理地方也似乎有模有样。
“让马车靠边停车,我们下去走走!”黄琬突然提议,刁荣第一个想到是,黄琬是在想向某些人示威,表示自己获得好好的。刁荣不赞成这个举动,硬着头皮道:“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