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下邳突变(3 / 3)

加入书签

的法正立即建议:“皇上,你看,我从邺城回去,最起码带一车白纸,算是一个理由,您看如何?”

刘辩点点头:“没问题,物有所值才是关键;法正,有两点你要注意,一个是董卓死后,荀爽等人仍然需要撤出长安,不要对于王允那边抱有幻想。我不在乎长安城,我在乎的是董卓麾下的西凉军、河东军和并州军;贾诩的工作更重要,这个人在关键时刻,抵得上数万雄兵。”

法正正色道:“皇上放心。”

到了这一步,郭嘉同意了法正的任命,后面法正的详细安排刘辩就不管了,现在刘辩的心态已经成熟很多,即便是历史上的这些牛人,刘辩也是想看看他们的能力。法正什么时候走的,刘辩都不清楚,反倒是被徐州的捷报吓了一跳。

曹操在下邳县没有攻城,但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汉献帝刘协那边的徐州牧兼安东将军陶谦,竟然被手下的门下督张闿刺杀了;让原本在猜测下邳县能坚守多久的吃瓜群众们大跌眼镜,下邳城中粮草充足,还有一万多守军,包含着五千陶谦从老家带来的丹阳兵,但是没人敢去扑杀张闿。

王朗、曹豹、吕由等人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决定与曹操接洽,商议投降的事宜。曹操也摸不着头脑,好在自己是胜利一方,眼看着能接受胜利的果实,就按照刘辩定下的调子谈判,王朗为下邳相,曹豹为中郎将,吕由带着一部分军队编入东海郡,张闿出任骑都尉。

对于刘辩的任命和曹操的安排,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就是王朗本人也不敢提出不愿屈就;张闿现在是刘辩那边的功臣,接替吕由在下邳国的位置合乎情理。与荀攸预计不同的是,吕由只带了不到一千的丹阳兵假如东海军,不是吕由不想带,而是中郎将许耽和司马章诳阻扰。

曹操和荀攸都发现了这个异常,但是双双拒绝了赵商想要用雷霆手段解决丹阳兵的建议,只是让吕由尽可能地把箭矢盔甲运去郯县;曹操、荀攸都觉得能在后面兵不血刃地解决这个问题,暂时不想大动干戈。

另外在下邳的监狱里发现了名士张昭,张昭是得罪了陶谦被关起来的,靠着王朗的照顾才活下来;曹操和荀攸都觉得需要挽留这个人,一面把张昭留在驿馆,一面上报刘辩。在曹操等人眼里,天下的名士海了去,张昭在徐州有名,也只不过是个人才罢了,但是刘辩晓得张昭的能耐,这家伙是另一个荀彧,辅佐孙家两代,也是东吴淮泗派的大佬。

刘辩仔细琢磨着曹操等人奏章上提到的一个个名字,除了张昭,熟悉的就是张闿、曹豹,张闿杀了曹操父亲曹嵩,曹豹让张飞丢了徐州;刘辩只能根据各方面的消息做出判断,张闿爱财,曹豹有野心,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许耽和章诳带领的那些丹阳兵。

刘辩直接任命张昭为骠骑大将军府长史,刘辩还给张昭写了一封亲笔信,说徐州和中原百废待兴,请张昭前往邺城上任;其余人全部同意了曹操的安排,只是让青铜司注意下邳的四个降将。

张昭看了刘辩的信,分别与王朗、荀攸谈了一次,便欣然跟着赵商前往邺城,高览直接被荀攸留在东海军中。赵商留下王翁作为青铜司在徐州的负责人,让王翁盯紧张闿等四将和笮融,这些人连恩主陶谦都能背叛,属于那种喂不熟的白眼狼,不能在刘辩手上再来一次。

曹操、徐庶随即撤军回青州,两人明白,真正在徐州拿下的只有东海郡,彭城国还在袁绍手中,未来的变数还在;目前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放眼将来,青州稳定了,徐州才有依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