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刮目相看(1 / 2)
谢老可以说是阅人无数,见过了无数年轻人。
但是,像陈飞这般,言谈举止中既透着一股同龄人没有的精明跟睿智,而且对于一些事情的理解,基本也是到了不急不躁的境界。
不急不躁,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可谓是难上加难。
哪个年轻人不浮躁?
别说是年轻人,就算是年过半百,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也不见得能够沉得住气,不急不躁。
而慢就是快,这句话代表了陈飞看待事物的态度。
凡事,从无到有,从一窍不通到形成自己固有的模式,都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谢老的总结是两到四年。
聪明好学,做到专注的人,两年就可以对一项业务达到纯熟地步。
无法做到绝对专注,肯花大量时间研究,只是在特定时间认真对待的人,则根据理解力不同,需要三四年时间。
一旦年轻人肯花两到四年的苦熬,去专注掌握一项业务技能,形成自己的模式后,今后无论是赚钱,还是社会立足,都将会是大有裨益。
比如,就拿学习来说,为什么有的人每天不怎么学,也不刻苦,但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优异?
除了个人的聪慧以外,还有就是这种人往往注重技巧跟方式,而且很有可能在少年时代,就用了几年时间,把一些技巧牢牢掌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模式了。
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课程,自己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形成的模式去学习就好了。
几乎一点也不累。
管理岗位也是这样,如何管理工人,如何让工厂更加具备时效性,谢老自己,也早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管理模式。
就算是换一个业务,谢老简单熟悉后,管理后也游刃有余。
早些年,他在魔都的工厂里,做钳工,从钳工一路做到了车间主任。
整个车间,就被他管理的日日攀升,大家的效率非常高。
那一套,搬到罐头厂来,同样生效了,没多久,当年的罐头厂,就成了本市国营企业中的绝对主力。
自己也得以给这么多工人置办了宿舍楼。
这些,可不是吹出来的。
人在世上活,必须要会做演员,有时候,你看到很严肃,不一定真就那么严肃,都是演给你看的而已。
谢老深谙此道理,要不然,天性是一个笑脸的谢老,如何让工厂这么多人都怕,都拼命干,不敢违抗,就是这个道理。
“小陈啊,你怎么看待现在的罐头厂?”
谢老问道。
“罐头厂现在无法打开市场,产品的做法,也没有及时的更新口感,在品牌的崛起之下,很快就被淘汰出局,有些太保守了。”
陈飞道:“可要改变,又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谢老眼睛不由一亮。
想不到罐头厂,还能出现这么号人物。
陈飞对人生的理解很透彻,不错,人最难的就是面对自己,不敢面对自己,又何谈改变。
毕竟,承认自己真的不行,是一件违反人性的事情。
“的确,就是太保守了,不说别的,就说电脑吧,这玩意,整个罐头厂内,也不过三台,还是装样子。”
“我前段时间置办了一台,认真研究就会发现,这玩意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可根本没人真正的重视。”
谢老道:“我也就是说说,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的爱好,才是市场的需求所在。”
“当年我做罐头的时候,你父亲那一辈,爱吃工厂里生产的罐头,说不定争抢一瓶罐头,几个孩子还得打架呢。”
“呵呵,可是现在,早就新人换旧人了,还是老一套,年轻人不认了。大统的罐头,相比较之前的酸甜,变得更加的甜糯,自然受到市场追捧。”
陈飞认可点头:“您说的不错,但其实,产品变革升级的关键,倒不是说管理者的嗅觉有多灵敏?还在于营销。”
谢老微微点头:“营销?”
“营销跟产品,哪个相对最重要,一直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陈飞道。
谢老眼眉一挑:“有意思,你觉得谁重要?”
“我个人觉得,相对谁重要,要看时期。事业发展,分为起步,上升,盈利,回落四个顺序,以此循环。”
“每次循环,都应当有对应的策应点,起步阶段,因为知名度非常低,客流量小,就需要非常注重客流量的质量,因此,要有明显区别于市场,又优胜市场的产品才是最好的,要拿好产品,打基础。”
“基础打好了,自然会上升,上升时期,主要精力,应当用于营销上面,顺势而为,让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维持良好的现金流,抵御随时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毕竟做事情,不可能心想事成,总有插曲,可能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