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大孙,登基了吧(1 / 2)
洪武三十六年,九月。
马皇后与世长辞,朱元璋追封其为“孝慈高皇后”。
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孝陵的道路两旁已站满了人群,他们沉默不语,只用目光追随那缓慢行进的队伍。
随着灵柩队伍的临近,人群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偶尔传来的低泣声。
“大孙,这街上怎么这么多人?”
“他们都是来给妹子送葬的?”
“是官府下了令吗?”
朱元璋看着连绵不绝的送葬队伍有些愣神。
“皇爷爷,百姓们是自愿前来的。”
“几十年来,奶奶善待臣民,关心百姓,贤名遍传天下。”
“他们记得奶奶的好,所以才会不顾寒冷,默默地跪在这里,为奶奶送行。”
朱雄英声音哽咽,却也带着一份骄傲。
朱元璋闻言,眼眶再次湿润。
他望向那一条由普通百姓组成的长龙,心中涌动的情感复杂难言。
这些年来,他虽深知马皇后在民间的声望,但亲眼见到如此情景,仍然深受触动。
“原来,她在我身边,亦在万人心中。”
“妹子,你看,他们都记得你的好,你这一生,值得了。”
朱元璋哽咽低语。
……
接下来的一个月,朱元璋几乎没怎么好好吃过饭。
听冯贵说,老爷子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这天夜里,朱元璋又一人坐在院里。
听到突然传来的脚步声,朱元璋并没有回头。
“大孙,你来看咱了。”
朱元璋的语气有些疲惫。
“皇爷爷,孙儿睡不着,就想着来陪陪皇爷爷。”
朱雄英坐到朱元璋身旁,二人一时间相视无言。
老爷子在想什么,朱雄英心里很清楚。
过了半晌,朱元璋缓缓道:
“登基吧,大孙。”
朱雄英下意识的想要反对,但却被老爷子的眼神给制止了。
“妹子走了,咱也没有多少年活头。”
“现在咱的心里已经没有多少牵挂,只希望大孙你能把这大明江山给看护好。”
“大孙,我想你奶奶了。”
“如果她在的话,估计也会很想亲眼看到你登基。”
朱雄英迟疑片刻道:
“都听皇爷爷的。”
老爷子现在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精气神更是被马皇后带走了大半,自己提前登基,或许能让老爷子重新打起精气神来。
“好大孙。”
朱元璋笑着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转头便朝屋中走去。
登基的事就这么敲定了下来,但显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准备。
朱雄英的皇位很是稳固,朱元璋就想着把仪式给办的隆重一些。
九月底大朝会的时候,朱元璋宣布了这个消息。
一时间,京师震动。
虽说在意料之外,但细想起来也再情理之中。
这几年,朱雄英基本上已经掌控了大明的所有权力。
不管是在哪方面,朱雄英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才能。
唯一比较紧张的可能就是燕王了。
燕王府。
“这天终究还是来了。”
“我这个大侄子若是当上皇帝,日后也一定会是个明君。”
朱棣说道。
大明的变化,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不管是大臣还是百姓,没有人不对朱雄英服气。
光是平定草原这一项功勋,就足以让朱雄英名留青史。
姚广孝点头道:
“贫僧初见太孙时,便觉其有天人之相。”
“如今看来,真是如此。”
“只是太孙继位,王爷不得不防啊!”
“太孙的心思,就连贫僧都揣摩不透,真真假假,外界无从分辨。”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王爷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王爷,贫僧以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离开京师,这样才能保证太孙不会对我们下手。”
“在贫僧看来,美洲是个好去处。”
朱棣叹气道:
“唉,你说的这些我也知道,只是现在能不能去成美洲,还要看太孙的脸色。”
“如果太孙不同意,我们哪怕是说破天也没有用。”
姚广孝摇头道:
“王爷,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这段时间,王爷可以让世子多去宫里走动走动,这样也好让皇上念几分旧情。”
“不光是王爷,秦王,晋王和齐王也该如此。”
“现在距离太孙登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