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李景隆:造船,二十万两都有!(1 / 2)
不当家不知道当家的苦。
朱元璋可是从最底层历尽千苦万苦才爬到现在的位置的,自然明白每个铜板都不是白来的。
朱元璋挥挥手把大虎打发下去,一个人背着手往坤宁宫而去。
这会儿已经夜深了,马皇后平日里早就歇下了。
可今日坤宁宫内却依旧亮堂,灯烛满殿。
马皇后和郭惠妃打着身前的算盘,面上俱是一副忧愁之色。
后宫之中,郭惠妃的地位仅在马皇后之下。
究其原因,是因为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女儿。
当年郭子兴去世后,为了能更好照顾他家里人,朱元璋就娶了郭子兴仅有的一个亲女儿。
郭惠妃和马皇后相处得好,说是姐妹情深也不为过。
自打吕氏犯下错事后,朱元璋就不再待见吕氏,而马皇后的身子不好,需要休养。
可后宫也不能一日无主,朱元璋就点了郭惠妃帮忙统管后宫。
朱元璋没让人通禀,直接就走进了殿内,一眼看到了二人桌上的账册。
朱元璋低声问了一句,“妹子,标儿大婚之事?”
见朱元璋过来,马皇后把账册收了起来,面上却不见笑意,“重八,不劳你费心这些事情,我和妹妹都商议好了,若是实在挤不出银子来,将宫中一些老旧的用不到的摆件什么的,拿到宫外去卖。”
“这也不算与民争利,那些商人们打破脑袋都想自家有一件御制之物呢,估计能卖出不少银子。”
宫里就是随便一个花瓶放到宫外,那也是宫内出去的,说不定还被皇后娘娘摸过呢。
再说了,宫内用的东西无一不是精品,单看自身价格也是不俗了。
加上宫中之物的名头,怎么也能卖出翻倍的价格来。
朱元璋听见马皇后的打算,心里有些酸涩,很不是滋味。
他坐拥整个天下,结果自家儿子娶个媳妇,难道还得变卖家产才行?!
“妹子,不然咱问问户部那边?”
见朱元璋打起了户部银子的注意,马皇后瞬间就急了,“不行!”
“重八,设置内帑的意义不就是为了公私分明吗?这么多年,也不是没遇见过难事,都挺过来了,怎么现在就为了标儿大婚,就要坏了当初立下的规矩了?!”
马皇后缓了口气,“况且,你就是去户部估计也拿不到银子,春耕在即,哪里不需要用银钱。”
“你虽然是皇上,但也不能肆意妄为,今日你多拿了户部的银子,明日就有百姓拿不到救济钱饿死!”
马皇后故意把话说得很重,就是想让朱元璋打消这个想法,省得来日他自己后悔,说不定还牵连到标儿身上。
朱元璋被马皇后这么一说,哪还敢再打户部的注意,叹了口气坐在一旁椅子上。
这些年,朱元璋最满意马皇后的一点,便是她识大体,有一国之母的风范。
可就在刚刚,朱元璋忽然觉得羞愧,是他做的不好,才让马皇后如此殚精竭虑,一心为后宫为大明着想。
“妹子,你放心,咱不用户部的银子。”
马皇后这才点点头,又和郭惠妃商量起婚事的安排来。
朱元璋见自己插不上嘴,又起身离开了,“妹子,咱出去逛逛。”
心烦意乱的时候,朱元璋就愿意去宫外走走。
坐上马车后,朱元璋没想好具体去哪,就让车夫随便选个方向走。
车夫应了一声,驾着马车在城内慢悠悠逛起来。
走了一会儿后,朱元璋发现前方竟然是莫愁湖,便让车夫停下来,他下了马车。
看着月色前波光粼粼的湖面,朱元璋只觉得心中郁气都散去了一些。
而就在他欣赏湖边夜景时,见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就在不远处。
朱元璋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是谁,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身边还跟着几个身姿曼妙的女子,他正伸手指着面前的工匠骂人,看样子挺生气的。
朱元璋特地凑近了些才将将能听到他在说什么。
“这船为何这么慢?!我要快船!和太孙那艘船一样快的船!你们到底能不能做出来?!跑这么慢的船你们也敢厚着脸皮交给我?还要我五万两银子?!”
“国公爷,小的这钱真没多要,这船通身都是从武夷山上采下来最好的山樟木做的,里面一应装饰全部是由金丝楠木打造,小的就收了个手工费!”
“别说这些没用的,我要的是快船,快船懂吗?!能出海的船!”
前些日子,所有一睹朱雄英那艘乌篷船风采的权贵子弟们,顿时都有了新的兴趣。
一时间也不喝花酒了,纷纷开始准备造船。
秦淮河哪有大海有意思啊?!
带着几个头牌姑娘一起去海上看日出看日落,不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