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怪人(1 / 2)
“道侣?师姐这是何意?”。许牧惊讶的问道。
周絮瑶顿了顿,“我知道这样可能不妥,可我思来想去,也就这个办法或许能逃过。”。
许牧看着眼前的周絮瑶,闪过些许心疼,这个不过十三岁的女孩,父母亲被远派交州,祖父刻意疏远,或许比起许牧的生离死别,却不及有些人明明在,但始终见不到面来的更加痛苦。
“师姐的意思是,待我通过大比,与你结为道侣?”。
周絮瑶点点头道:“或许只有这样,才能逃过此事,皇家顾及颜面,也不会让我一个已经有过道侣的女子嫁入皇室,只是若果真如此,皇室可能会对你有些成见。”。
闻言许牧转身走到一旁,思考了片刻回过身说道:“师姐放心,你既有恩于我,此事我不会袖手旁观,只不过,我出身低微,怕是辱没了师姐,许牧自是有自知之明,师姐放心,许牧在此承诺,定会寻其他办法替师姐解决此事。”。
周絮瑶看着眼前这个少年,撇了撇嘴,想说些什么却也没有开口,只是恢复了往日神态,转过身背过手调皮的说道:“随你,反正这个王妃我可是不想当。”。
许牧看着周絮瑶远去的背影,只见其眼神坚定,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安阳,汝安王府。
只听琴声响彻整个王府,旋律优美,悦耳至极,似有高山流水的音律,亦有心旷神怡的意境。
花园的凉亭中,一袭白衣上缠绕着青色图腾,修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琴弦,只见那人五官分明,下巴略尖,鼻梁挺拔,虽闭着眼睛,却也不难看出眉宇间的一丝英气,那长长的睫毛似是浓墨染过一般,就连路过的侍女们也会悄悄抬起头看上几眼。
凉亭外,有一人正缓缓靠近,只见那人行至凉亭外不远处便停下脚步,双手背后,抬起头闭着眼睛,欣赏着这令人心弦动摇的曲子。
琴声落下,刘怀睁开眼睛,闪烁着光亮的眼神像是那明珠般闪耀,只见刘怀缓缓起身,一旁的两位侍女一个端着水盆,另一个则拖着一块巾帕。
洗过手的刘怀轻轻的擦了擦手,转身对着门外的人说道:“明贞可有要事寻我?”。
只见凉亭外那人闭着眼睛,一脸意犹未尽的低头叹息道:“世人若能听殿下一曲,可谓不枉此生呐。”。
说话的人正是汝安王刘怀的谋士,张易,字明贞。此人不过二十五岁的年纪却也身怀大才,早年他的师傅因得罪当地官府被下放大牢,张易也随之受到牵连,此生为官无望,若非如此,也必然是栋梁之才。
幸得刘怀慧眼,发现了此人的不同之处,待张易出狱后便将其收为麾下做了谋士。
说罢,张易走上前双手捧着一卷绢帛道:“殿下,玉妃娘娘差人送信。”。
刘怀接过绢帛,打开看了片刻,便将绢帛递给了张易,说道:“两年后父皇要为本王纳正妃,已经定了周老太尉的孙女,对此你有何见解?”。
张易接过绢帛阅览片刻道:“周老太尉昔日与徽慈仙人亦是好友,此番命殿下纳其孙女为妃,想必也是冲着此事来的,毕竟徽慈仙人过往,也只有周老太尉知晓一二,如今徽慈仙人隐匿,拒不回朝辅佐,想必陛下也甚是苦恼,若联姻之后能得知其动机下落,对陛下来说倒也不枉一番筹谋。”。
刘怀看着眼前的张易,似是很欣赏的点了点头道:“明贞虽未在朝廷中枢,却也心怀天下大事,分析情势面面俱到,本王甚是欣赏。”。说罢,拂袖而去。
刘怀自幼年时便有同龄当中难以超越的思想深度,当年受教于宫中公孙太傅门下,其也是常常在皇帝面前夸赞,奈何当时刘怀的生母玉妃并不得宠,最终只给刘怀封了个地方郡王。
封为郡王的刘怀也并未因此懊恼,反而异常上进好学,善于深思熟虑,平日待人谦逊,喜好结交良才,亦有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
东郡,海州城东码头。
李绪与刘虞快马赶来,见到被将士关押的那人,二人也是面面相觑。
只见此人蓬头垢面,衣着破旧,身长不过六尺,体态微胖,看上去约摸五旬的样貌,胡须邋遢,沾着些许饭渣,手中还拿着个酒葫芦,一旁的夫长审讯时也从不搭话,只管自顾自的喝着酒。
见李绪赶来,一旁的兵士也是赶忙跪倒行礼,李绪示意将士们都下去,便围着此人转了一圈又圈,打量了一遍又一遍,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仙人应有的模样。
“你是何人?” 李绪试探性的问道。
只见那人喝罢一口酒,擦了擦嘴道:“我知道你们在找谁,可惜呀,你们怕是见不到他咯。”。
闻言李绪和刘虞对视一眼,只见刘虞凑过去拱手行礼道:“敢问老先生高姓大名?”。
那人斜躺在长凳上,抠了抠鼻屎,随之便抹在鞋底,另一只鞋也不知跑到了那里。
那人也没有理会,抬手便将酒壶扔给了李绪,李绪赶忙伸手去接,却不想那人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