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绪(1 / 2)

加入书签

李绪,字伯安。是前朝老臣宫廷卫司尉李州的长子,出生将门,自幼酷爱习武,所学武学皆由其父李州亲传,李绪天赋极好,十七岁入骁骑军,打遍军中无敌手。

二十岁时随师兄典禄西征蛮夷,以一人之力杀敌数千,仅用短短十五天时间便将战斗力极强的蛮夷打回了老巢。

自此,蛮夷的首领凡听到李绪领兵前来,便下意识上马逃窜。而在军中民间更有口口相传之言: “伯安守国门,蛮夷皆蚂蚁”。

二十三岁时奉旨回京,同年,当朝太后驾崩,朝廷动乱,李绪助皇帝荡平内乱,斩杀太后一脉大臣数百,反叛的禁军也被李绪斩杀殆尽。

自此,几年来忍辱负重的皇帝掌权,并亲封李绪为朝廷议政车骑大将军。

所以李绪自视甚高,不论是官场还是军中,能入他眼的人除了师兄典禄之外没有几人。

……

三日后,许牧正在家中午睡,突然院中冲进来十几个县衙的官兵,进门之后,领头的官兵一把抓起熟睡中的许牧。

这一下可是给许牧吓的不轻,只见其余的官兵在许牧家中上上下下的翻腾,似是在寻找着什么。

片刻后,便从许牧的床榻下搜出一个匣子,打开那匣子,只见里面装着许牧平时雕刻的石子、木质的玩具、一些零零散散的铜钱、一个玉镯、还有徽慈给他的三册书简和那个玉佩。

领头的官兵从匣子里拿出那块玉佩递到许牧面前问道:“这是什么?谁给你的?”。此时已经被吓坏的许牧哆哆嗦嗦道:“是是一个道士”。

“带走!”

“诺!”

只见两名官兵押着许牧便往院外走去,行至院门,许牧看到了那日与他一起玩耍的小胖和他的父母站在门口。

平凌县县衙,赵县丞坐在堂上,手里拿着那块玉佩端详着,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许牧,淡淡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回大人,草民许牧”

“多大了?”

“十二岁”

啪!!!

只见那县丞拿起桌上的堂木重重的拍在桌上,“好你个许牧,年龄不大鬼倒不小,你是如何与那道士相遇的?他都跟你了说了些什么,还不从实招来,若有半句虚言,本官定叫你皮开肉绽!”

赵县丞这么一拍桌子,许牧也是被吓的一哆嗦,赶忙将那日遇到徽慈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听罢,赵县丞看了看一旁的师爷,只见师爷对着县丞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许牧的说法与那夫妇所言基本一致。

赵县丞看向许牧,“谅你也不敢欺瞒本官,来呀,将此子押入大牢,待本官发落。”

“诺!”

下了堂,师爷随赵县丞进了后院,只见后院中,那日的小胖正随父母坐在一旁,赵县丞告诉他们,此事不可声张,毕竟兹事体大,须将此事报于太守大人,之后会为他们请赏。

闻言,那小胖的父母也是喜笑颜开,连忙跪地感谢了县丞一番,临走时,赵县丞还不忘赏给了他们十锭银子。

原来,当日许牧与徽慈的一举一动,都被旁边与许牧一起玩耍的小胖看在眼里,回家后,便将此事告诉了父母,当时他的父母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哪里来骗吃骗喝的乞丐,还叮嘱小胖让他离这样的人远一些。

几天后,小胖的父母带着他上街时,无意间发现了那天见到的就是告示上那人,便将此事告诉了父母。

看了告示,他们才知晓原来当日小胖见到的竟是徽慈仙人,他的父母当然知道徽慈仙人的鼎鼎大名,但看到告示中的悬赏,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看来,本官升迁的时日不远了”,赵县丞得知此事后也是异常兴奋,“万师爷,你速将那几人口供整理出来,连带那一匣子物证也收好,明日本官便动身前往绥州城面见太守”。

“大人放心,一定办好”。

两日后,绥州城,太守府。

正堂上,车骑将军李绪与师兄典禄正在堂上与太守说话,一旁的李绪开口道:“范太守自领太守之职以来,百姓安宁,流寇盗匪皆不敢入城,可谓是我朝官吏的典范呐,只是不知,这查案寻人,范太守可有见解?”。

“哦?将军可是遇到了什么头疼的事,可有下官能为将军效劳的?”

“范太守有所不知,先前陛下命我领军巡查宁州和绥州等地,只为寻那徽慈老仙踪迹,可本将只擅领兵征战,这查案寻人,非本将所长,近日也是毫无头绪。”

“哦?呵呵呵呵呵,二位将军自是神勇无敌,天下没有几人能与二位将军相提并论,不瞒将军,下官已在绥州各处布置了眼线,并发出悬赏,前几日倒是有了些消息,只不过,这徽慈老仙踪迹难觅,若要知其下落,怕还是要等上一等”。

“报!平凌县丞有要事求见太守”。一位府兵奏报道。

“二位将军稍待,下官去去就来”。说罢,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