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太子赏赐引来同僚妒忌(2 / 3)
不知是用了何等高明的手段?”
叶清瑶微微皱眉,她深知元瞻山对自己的不满,但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挑衅。她保持着冷静,平静地回应:“元大夫误会了,我所做的一切皆出于对医术的热爱和对职责的忠诚,并无任何不正当的手段。我们同为医者,理应相互尊重,共同为患者的健康负责。”
元瞻山见叶清瑶并未退缩,脸色愈发阴沉:“哼,叶大夫倒是伶牙俐齿。只是在这太医院中,想要立足并非易事,希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
叶清瑶知道与元瞻山争论只会徒增烦恼,于是她选择转身离去,继续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然而,元瞻山的敌意让她不得不提高警惕,她意识到,随着自己在太医院的地位逐渐上升,随之而来的挑战和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元瞻山望着叶清瑶远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设法削弱叶清瑶在太医院的影响力。他回到自己的房间,立刻拿起笔墨,给祖父元辅生写信,详细叙述了叶清瑶的情况,并请求祖父出手干预,以遏制叶清瑶的势头。
与此同时,叶清瑶也感受到了周围同僚们的态度变化。虽然有人对她表示祝贺,但更多的人则选择了保持距离,甚至有人在背后悄悄施加阻力。叶清瑶心中明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得到了太子的认可,从而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清瑶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医术研究和工作,尽量避免与他人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她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深入研读医书,查阅太医院的病例档案,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
某个深夜,叶清瑶正在书房中埋头苦读,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放下手中的书籍,打开门,只见一名小太监神色匆忙地站在门外:“叶大夫,太医院的元大人有请,请您即刻前往。”
叶清瑶点了点头,跟随小太监来到了元辅生的办公书房。元辅生,这位太医院的院长,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面容和蔼中不失威严。他身着一袭青色官服,气质儒雅,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叶大夫,请坐。”元辅生温和地说道,示意叶清瑶坐下。
叶清瑶依言坐下,元辅生微笑着继续说道:“听闻叶大夫医术高超,近日又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实在是太医院的骄傲。”
叶清瑶谦逊地回应:“元院长过誉了,清瑶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
元辅生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叶大夫初来乍到,或许对太医院的规矩还不够熟悉。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随时来找我商讨。”
叶清瑶感激地点头:“多谢元院长的关怀,清瑶定会努力学习,尽快融入太医院的工作环境。”
元辅生微微一笑:“叶大夫有这样的决心,我很欣慰。同时,也希望你能与同僚们和睦相处,共同促进太医院的发展。”
叶清瑶心中明白元辅生的暗示,她郑重地点头应道:“是,清瑶会铭记院长的教诲。”
元辅生见叶清瑶态度诚恳,心中颇为满意,但他也清楚,自己的孙子元瞻山对叶清瑶的敌意颇深。作为院长,他希望能够通过内部沟通解决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叶清瑶离开元辅生的办公书房后,心中暗自警觉。她知道,元瞻山背后有元辅生这样的强大靠山,自己必须更加谨慎行事。回到自己的住处,叶清瑶深吸一口气,重新投入到医术的研习之中。
数日后,太医院的会议室内,一场关于疑难病例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场讨论的主角是一位宫中地位显赫的贵妃,她的病情错综复杂,多种症状交织,使得所有的医师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会议室的长桌上,堆积如山的病例资料和药方,仿佛是一座座待解的谜题,等待着医者们的智慧去逐一破解。
元瞻山站在长桌的一侧,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手中紧握着一支细长的毛笔,笔尖在病例图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他声音沉稳,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治疗策略:“诸位同仁,经过仔细分析,我认为贵妃娘娘的病情根源在于脾胃失调。因此,我的治疗方案将以健脾和胃为核心,通过温和的药物调理,逐步恢复她的消化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整体状况的目的。”
而在长桌的另一侧,叶清瑶站立着,她的目光如同锋利的剑刃,直刺问题的核心。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元医师,我必须指出,贵妃娘娘的病情绝非单一的脾胃问题所能概括。她的心肺功能同样存在严重的失调,如果不加以重视,单纯治疗脾胃,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因此,我主张应以调理心肺为主,辅以健脾和胃的药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医师们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方支持元瞻山的稳健方案,认为保守治疗更为稳妥;另一方则赞同叶清瑶的全面观点,相信只有深入病因,才能真正治愈疾病。
此时,一位资历深厚的医师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如同深谷中的回音,沉稳而有力:“两位医师的方案各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