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章:成王败寇,举国战败(2 / 3)

加入书签

为了履行盟国义务蛮国出兵对东瀛作战。

蛮国领袖大手一挥,150万蛮国军人和数万辆坦克杀气腾腾地越过儒蛮两国边境,向盘踞在北省的鬼子军发动总攻。

值得一说的是,虽然鬼子陆军战力很强,号称亚洲无敌,但是军队基础力量薄弱,缺乏重型装备和武器。

他们大部分士兵用的是拉栓的三八大盖,开的是薄皮的豆丁坦克。不像蛮国的坦克,个大皮厚,跟座小山似的甩鬼子八条大街。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四面临海的鬼子资源贫瘠,重视的是海军建设,钢铁大多用来制造战舰和航母,能拨给陆军的钢铁很少,只能开薄皮坦克。

蛮国就不同了。

老毛子地大物博,版图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的儒国,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其工业潜能,在二战时期为1200万军队生产了11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所以鬼子陆军也就只能号称亚洲无敌,碰上财大气粗拥有11万辆坦克和战车的毛熊,那就是个屁。

什么皇军之冠?什么陆地最强?

遇到真正的铁血军队,只有挨揍的份。

以至于短短几天时间,曾经在压洲不可一世的鬼子军就被打死8万多人,被俘近60万。

这可把老毛子乐坏了。

因为荒凉的西波利亚和远东地区正愁没人开荒呢,都过去开荒吧你们!

鬼子军遇到蛮不讲理的老毛子,那可是吃尽了苦头。

几十万大军跟牲口似的被老毛子赶进了蛮国。

用蛮国领袖的话说,战利品统统带回蛮国。

由于蛮国地域辽阔,很多地方荒无人烟不通交通,60万战俘几乎都是靠着双脚徒步走路,走着走着脚掌就烂了,鲜血淋漓也没人管。

这些浩浩荡荡的战俘,有的被赶到了远东地区的矿山,有的被押到了和西波利亚的煤场。

还有一些战俘被安置到哈啥克地区以及顿河流域的坦波夫州等地强制劳动。

老毛子心眼粗,一口气抓了这么多战俘却没有做好接收战俘的准备工作,导致几十万战俘到了西波利亚和远东后没有住处,只得被迫住在四面透风的窝棚、帐篷里过冬。

西波利亚的冬天滴水成冰,冷的令人发指。

老毛子也不舍得出钱给战俘添件衣服啥的。

大部分战俘都是夏季的单衣,冻的鼻涕眼泪的。

第一个冬季,就有五万五千名鬼子战俘死在了窝棚里,那些手脚冻伤冻残的更是数不清。

毛熊也不知道心疼人家,埋都不愿埋,直接往大山沟里一扔,任凭那些尸体腐烂生蛆被野狼啥的啃。

用蛮国领袖的话说,鬼子军对待战俘的的手段,蛮国也会。

不过每逢光岛长骑核爆纪念日时,蛮国劳改营的政工人员也会同情鬼子战俘。

有些心眼好的老毛子还会给鬼子战俘带来几瓶伏特加酒,安慰他们不要过于悲伤,同时不忘记嘀咕盟国几句,居然有原子弹炸人家老家。

不过这种同情也仅限核爆纪念日,平时该打还是打,该骂还是骂。

直到49年鬼子战俘才被准许与家人通信。

通信也有极大的限制,用的是双页明信片,一页往家里通信另一页家人往蛮国回信。信上不准标明地名,也不准写太多的字。经过蛮国方面检查后,明信片才能由专人统一地邮发。

相比老毛子,盟国大兵对待鬼子战俘也不心软。

这些西方人虐待战俘的手段,你想都想不出来。

盟国虐待战俘的文化从南北战争时期就开始出现,盟国内战时期,南方军队会用很多残酷的手段对待被俘的同族兄弟。因为各种非人手段而死在南军手中的北军士兵高达1.3万,占整个被俘人数的三分之一。

而在最艰难的飞绿宾战场,盟国对待战俘的手段更多多种多样,比如让战俘从事危险的排雷工作,比如把鬼子兵的那啥割掉缝在战俘的嘴巴上,再比如把消防水龙头插进战俘身体往里灌开水和毒虫,或者直接活博战俘头皮。

这主要是因为永无休止的战争让很多士兵产生了严重的暴虐情绪,死也不让战俘死的痛快。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且说鬼子挨下第二发原子弹后,国内上下一片恐慌,谁也不知道下一刻盟国的核弹会扔在哪里?

迫于各方压力,鬼子天王,最终决定投降。

8月15日,鬼子天王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发布了投降诏书,宣布鬼子在这一天无条件投降。

鬼子宣布投降后的第二天,在核爆中重伤的苏仪就被川奈子转移到了京都。

因为光岛毁灭后严重缺乏药品和绷带,导致一些简单的外伤在这里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很多病人因为长时间不换绷带,导致伤口溃烂生蛆,最后不得不进行截肢处理。

这个男人是为自己受的伤,川奈子不忍他的身体在自己面前眼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