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篇 二(2 / 4)
那种感觉,痛彻心扉。
就像那块玉佩一般。
爹常教育我,要懂得知恩图报。
他总是会语重心长的说。“秦逸,我秦家不是那种不懂得感恩的人。”
因此我时常会去林娘家里,给林娘带一些不同的吃食,陪着林娘聊聊天。
林娘总是会热情的让我放到一边的炉灶上,给我准备丰盛的晚餐。
林娘与我说的最多的,便是年少的我。
她说,那时的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待在屋外,看着村中的小孩嬉戏打闹。
她说,不知何时,我也会同他们打闹。
她告诉我,前些年,村子里有户人家遭遇了灾祸。只剩了一个孩子。后来,连孩子也不知所踪。
“这么多年,那孩子应该也像你这般大了吧”林娘不断的叹息道。
徐家是我亲自登门提亲的。
徐员外只有一女,名曰佩兰。身姿曼妙,能文善舞,活泼好动。
只因路上的一次偶遇,我便对她不能忘却。
其实,算不上喜欢,只是觉得,一则徐家的人都是仁义之辈,女儿也定是贤淑之人。二则,她和我心里的那个身影,很符合。
我不排斥她。阿爹阿娘也很喜欢她。
我与她已经成亲三天多了。
我的夫人,她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睡到天亮。每当她醒来,总是要唤小云准备梳妆打扮。
小云是她成亲那天夫人一起带过来的。
她和她的主子不一样,整天安稳,不喜说话。
我有些不喜欢这个丫头,想要让夫人安排另一个丫头顶替她的差事。
夫人不些不舍,毕竟这是陪了她许久的丫环。
她皱了皱眉头说道。
“小云只是个乡下的丫头罢了。自小便没了父母,怪可怜的。夫君若不喜欢,您下次来的时候,我将她唤下去便是。”
我连忙摆了摆手。“不用,就这样好了。”
那是我第一次正视那个叫做小云的姑娘。
她也颇有些姿色。可因为不怎么说话,在这里基本也没有什么丫环仆人能说得上话。
我朝她看去。此时,她正拿着扫帚在院中扫地上的落叶。
(三)
半夜十分,天还是漆黑一片,没有半点星光。
我在书房掌着灯,看着手里的书本。
夫人已经先行睡下了。
我怕吵着她,便暂时搬到了书房中居住。
屋外很寂静,只能听到草丛中蝈蝈的声音,很响亮。
我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屋外。
今晚的月光很明亮,屋外的事物看的比较清晰。
那是一个黑色的身影,不过也能看到她所穿的丫环的服饰。她背对着我坐在前方不远处的台阶上。
“是一个丫环。”我想。“大半夜不睡觉,一个人倒也不觉得害怕。”
回屋拿上蜡烛,轻手轻脚的走到她身边。
灯光尽管微弱,但是也足以照亮她身边的一切。
可她只是在原地发着呆,眼神空洞。
显然,她没有发觉到我。
我轻声地咳了几声,她才回过神。
“什么事,竟让你这般出神?”我打趣道。
她的脸色在烛光的映衬下越发惨白。但是她很快恢复了脸上的红润。
“没什么,无聊罢了。”她紧咬住薄唇,说道。“主子有这闲心,倒不如回屋陪着夫人。”
她的声音低低的,不带任何温度。
但我总觉得,今天的她,不同于于往日。
“哦。”我应声道。“时间不早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我将蜡烛递给她,准备抬脚离去。
她的声音从后面响起。
“主子自小便过着锦衣玉食般的生活,又怎能体会到奴婢的感受。”
一阵阵叹息声响起。
我回头看去,可她已经离开了,正剩下一个孤单的身影。
那是我第一次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她内心的悲痛。没成想,却也是最后一次。
(四)
多年的挚友林易之登门造访,让我颇感惊喜。
闲来无事,夫人趁早便乘着马车去找城里的王夫人玩,府中只剩下我与林易之。
我拉着多年不见的挚友在府中四处游逛,吟诗作对。
“多年不见,没想到当年的小子竟然娶妻了。”他啜了口茶,感叹道。“今日如何不见弟妹?”
“林兄今日来的可真不赶巧。”见茶杯已经见底了,我吩咐云儿倒茶与他。“她今日进城去了。”
“想来林兄现已功成名就,何不寻一女子娶她为妻。这一生倒也算是美满。”我看着他,咳嗽了许久。
林兄相貌堂堂,高挺的鼻梁,头上带着束发用的紫金冠。手中拿着一把折扇。一袭白衣,长发飘飘。却又不失儒雅。
他倒是比较实诚,只是不时的瞥向身旁正在倒茶的小云。嘴角微微上扬。“易之觉得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建议。”
听到这句话,她似是一顿。却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只听到“砰”的一声,一件东西从他身上掉落下来。
小云低下头将它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