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最大的大人物(1 / 2)
日子变的简单起来,早上起床去国子监行礼,中午回自家酒楼吃饭,下午还是国子监行礼,晚上回家睡觉,自己不在的时老梁把酒楼看的很好,也没人闹事只有源源不断的客人,也是源源不断的收入。
终于,机械一样的学习了三天礼仪之后,苏木在第不知道多少遍遍重复着手心向内的双手合抱,高举与额头齐平,最后九十度弯腰的时候,终于反应过来。
在心里问自己:我在干嘛?我这是在做什么,有病啊好好的酒馆不管跑这里做什么监生,在这里学这些破烂玩意,还有那个孔宣,拿错剧本了吧,装什么大尾巴狼,还做个有用的人,什么叫有用,牛啊马啊有人用才叫有用,哪些地上的小草,河边的小花就静静的待在那里没什么用但是又有什么不好吗,自己就在这长安城里面做个富商,舒舒坦坦的过一辈子不也是非常爽的一件事吗。
想到这里苏木双手一摊,双腿一软,随即坐在地上,他旁边的小胖子随即从善如流也陪着苏木坐下。苏木见刘嬷嬷已经露出了不悦迅速开口说道:“刘嬷嬷,我太累了,容我休息休息,还请刘嬷嬷去把孔祭酒请来,苏某有几句话想说。”
苏木在学习礼仪的教室里,准备了一张矮案几,倒了两杯茶,安静的等孔宣的到来。这几天苏木已经把国子监研究透了。
除了那群纨绔,国子监的其他学生分为三个等级,也可以理解为三个年级,初级为正义、祟志、广业三堂,中级为修道与诚心两堂,高级则是率性堂。
国子监依照学生所学知识将其编入不同的等级,再让其逐级晋升。学生升到率性堂以后,就开始采用积分制度。
规定每年有十二次会考,每季度三次:孟月考本经义一道,仲月考论经一道与诏诰内科一道,季月则考经史一道以及两条判语。
考试成绩共分为三个等级:文理试俱优者为上等,获一分;一项为优而一项为劣中等,获半分;文理皆劣下等,不给分。以年为期限,八分及格,并由国子监颁发专门的类似毕业证书的东西,有这个证书了不用参加科举就有入朝为官的资格了,八分一下的算是不及格,不及格的留级继续读。
而只有国子监有人毕业之后,那群在这里候着的纨绔子弟才有机会参加国子监的录取考试,这也是他们背后的家族如此上心的原因。
等了很久之后,孔宣这才慢悠悠的走过来,看到苏木这阵仗就知道他想做什么,站定身体整理衣襟,然后端端正正的坐在苏木的对面,端起苏木倒好的茶水喝了一口,只是普通的白水,没任何味道。
“苏小子,才学几天的礼仪就坐不住了,想想也难怪,圣人之道哪有开酒馆往自己家里搬银子快活。”没等苏木说话孔宣就很不客气的开口。
苏木摇了摇头,然后站起身来用极其标准的天揖礼向孔宣行礼。
“孔祭酒,我向您行礼是因为我尊敬您,而我尊敬您只是因为你的祖先是圣人,因为他的‘有教无类’,因为他的‘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而不是因为你在这皇城里,给这群纨绔讲经传道。我这几天在这国子监中,听到有人研读《礼记》、《春秋左传》;也听到有人刻苦学习《诗经》、《周礼》、《仪礼》。
但是我不明白这一切的意义在哪里,教授他们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抛开潜心研究学问的学生不谈,其他人最后的去处无非是进入朝堂,进入官场,然后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一辈子殚精竭虑。
孔祭酒,你觉得他们是否看见过长安城里的匠户的辛苦,是否看见过城外的农户的疲惫,是否看见戍边的军卒是多么的艰苦。又是否知道这些苦哈哈的人即使他们日以继日的辛苦劳累也只能让家中老者,怀中幼儿吃一口饱饭。
我知道孔祭酒如今在做的,是努力的教育这个国家未来的当权者们,让他们知道生命的可贵,让他们明白人教礼义廉耻,期待以后他们对百姓的剥削少一点,期待他们以后对百姓的压榨轻一点。
但是你知道吗?在这国子监里面读书的纨绔子弟们,一夜红楼楚馆的花销就抵得上百姓几年的辛苦,在我天下第一楼一日的花销就是一个家庭十余年的积蓄。”
苏木在孔宣面前滔滔不绝的时候,苏木的背后悄悄地出现了一身姿挺拔的中年男人 。
他制止了想要起身行礼的孔宣,然后站在苏木的背后悄悄地听着。
“孔祭酒,我想问的是教书育人的意义是什么,高祖建立国家时候,就宣布天下开始实行科举制度,整个大唐的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才有机会会入朝为官,所以才能够有‘天下英才尽为我所用’这句豪言壮语的诞生。
而他们入朝之后无论是做朝廷一品大员,还是从八品的小小县令都会因为年少时的所见所闻努力的保护百姓,发展经济。可是在这里,国子监里面的达官显贵的子孙只要毕业了就可以入朝为官,然后从未体会过民间疾苦的少年又如何明白底层百姓的艰辛,又怎么会善待自己治下的百姓。
读书人应该做的,是为天地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