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唐玄奘。(1 / 2)
方阳凝视着灵识面板,玄奘的生平经历令他深感震撼。
他对玄奘的认识,始终停留于《西游真纪》中的唐僧形象。
此刻,他似乎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玄奘,一位令他崇敬的唐玄奘。
陈风凑近询问:“这应是古修士的遗留之物吧?”
方阳轻轻颔首:“你看这莲花座上的字!”
陈风审视着佛座下方的铭文,低声诵读出来。
“这是玄奘大师的莲台佛座?”
“没错!之前上面应有一尊佛像,如今已不复存在了!”
“那岂非表明,这是唐代的修士文物?”
方阳未作回应,心神却飘向遥远的过去,脑海中反复回味玄奘的一生。
【灵韵】+1+1+1+1
——【这是何地?有谁知晓!我在天图搜索半天也找不到坐标,今日此处真好,广阔无垠,不用担心人群拥挤。竟挖出了宝物,我还没找到具体位置,甚急!】
——【原以为唐僧仅是《西游真纪》中的虚构人物,原来真有此人?那孙悟空、猪悟能也是真实存在?万一某日方阳挖掘巨石,跳出个孙悟空唤他师父,这剧情如何?】
——【玄奘确是历史真实人物,我处的大雁塔便是为了纪念他而建。若玩过《梦幻西游》的应知,长安城内的大雁塔,乃是供奉玄奘大师自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秘籍所建的砖塔。旁侧并非化生寺,乃是慈恩寺,玄奘在此译经之地。】
——【这片工地今日怕是要遭殃,若无意外,这条路短期内修不成,考虑改道吧。实在不行,大家齐心赶走方阳!】
陈风指挥考古队将石佛座从泥坑中挪出。
“可惜,少了石像,单有莲花座终究逊色几分!”
方阳微笑摇头:“玄奘留世之物极其稀少,眼前的这件已是珍稀无比!其背后的史书价值亦甚为重要,至少我如此认为,因多数人所知的唐僧并非真唐僧!”
陈风听得云山雾罩。
他疑惑地问:“历史上的唐僧究竟是何许人也?我只知其名,连西行取经真假都未知!”
“当然是真的,只是世人大多已将其遗忘!”
此言一出,四周众人皆竖耳倾听。
就连工头也好奇起来,即便他不明众人所为何事。
方阳沉吟片刻,开始讲述:“提及玄奘,想必众人脑中浮现出的是《西游真纪》中的唐僧,九九八十一难,他哭泣四十六次,遇事总显懦弱!”
“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与此截然相反!”
就连后方的捕快也惊讶不已。
的确,对大多数人而言,唐僧是那位倔强而啰嗦的累赘,形象早已根深蒂固。
至于他原本如何,恐怕一万个人中也未必有一个清楚。
甚至有人质疑历史上是否真有唐僧此人!
而今日,方阳要讲述的,将颠覆他们的认知。
“首先,咱们谈谈玄奘的身世。他生于洛阳偃师,父亲名为陈慧,曾任地方县令,后辞官归隐。陈慧育有四子,玄奘最小。”
“早年,玄奘俗名陈祎,‘祎’寓意美好,作为家中幼子,备受宠爱,故父亲期盼他一生平安美满。”
“然而人生多舛,陈祎五岁丧母,十岁失父,甫懂事即成孤儿。出家的二哥便带他至洛阳净土寺,一边照料,一边教授学问。自此,寺庙成了他的新家。十三岁时,因其才智超群,被破格度化为僧,正式成为僧侣,法号玄奘!”
众人聚精会神倾听,这与他们所知的《西游真纪》确有差异。
记得《西游真纪》中,唐僧被放入篮中,投入河中,终被僧人救起,随之出家。
而方阳讲述的是二哥带他出家。
这般奇闻异事,往往更具吸引力。
方阳润润嗓子,续道:“后来,他遍游各地,寻访名师研习佛理。但他发现,懂得越多,疑惑也越多,因佛经中同一问题,各宗派解读相差甚远。”
“因此,他为解心中困惑,决定前往佛祖诞生之地天竺,求取真经,以得一手资料。所以历史上确有取经一事!”
“这一年,玄奘二十六岁!然而彼时大唐初立,百姓出国禁令严苛,玄奘的出国申请未能通过。这与你们所想有所不同,《西游真纪》中有通关文牒,所至之处皆受尊崇!”
在场听众纷纷点头。
在《西游真纪》中,唐僧取经时大唐皇帝与其结拜,尊称御弟。
如今听来,却是陌生且不允许他出国。
“虽未获出国许可,但他已决心西行取经,于是私自离京,途径秦州、凉州、瓜州,独自一人驾驭老马,踏入了人间炼狱般的沙漠——莫贺延碛!”
“八百里流沙,天上无飞鸟,地下无走兽。他进入沙漠百里后,迅速迷失方向!最糟的是,他在饮水时不慎打翻水囊,所有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