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太子还要焚书坑儒?!(2 / 3)
,虽然尚不知如何才能处理掉已经“成仙”的刘据,但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尝试。
若非拥有了不死仙体,什么人能够将自己腰斩之后,再起死回生的?
他不是多嘴的人,也不是多事的人。
“连下三道诏书,召太子刘据回京复命!”
哪怕这么做需要自爆一些方士和巫师的隐秘手段,伤害到一些同僚和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
“……”
“不错,此前那些方士呈递了许多言鬼神之事的简牍,都被殿下收下存入了库房。”
且不说内心之中那强烈的屈辱与不甘,以至于动摇了他的道心,瓦解了他此前的信仰。
说到这里,霍光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如此或许能够助他对刘据的“成仙”有一个更加精准的认识?
两人都希望刘据的所谓“成仙”是假的,并希望从这封简牍中找到确凿的证据。
司马迁咽了口口水,
而这样的说法。
……
司马迁当即又凝神道,
“霍都尉若不肯如实相告,请容在下拒绝这个请求,在下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触太子的霉头。”
“拿去,给朕好好瞧瞧,不得有任何疏漏!”
因此他想着自己劝不动,司马迁或许可以……就当做是死马当活马医吧。
她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刘据的“仙术”没有一样是她能够看懂的,更不要说找出漏洞向刘彻揭穿。
“难道……太子真的成仙了?!”
也永远无法理解!
“看完了吧,你作何感想?”
“这……”
“你说什么,太子要当众焚书?”
尽管他已经从神君老妪的脸上得到了自己最不想得到的答案,但仍然抱有最后一丝希望。
霍光点了点头,颇为无奈的说道,
“我只有这方面的推测,毕竟殿下执意‘焚书’,已经做到了一半,如今又不肯放那群方士走。”
她必须得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如果刘据以神仙之躯继续行走于世间,这便是对他这个天子皇权的最大威胁!
一个无所不能、长生不死的神仙,还是他的儿子么?
对曾经大母与母后不行,对四夷诸国不行,对权臣贵胄不行,对自己的儿子也不行……任何人都不行!
与其如此,他宁愿拼尽全力去搏上一回。
因此“焚书坑儒”并无历史依据。
她从一开始就想说些什么,就想依靠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从这些文字中找出一些漏洞,当场向刘彻揭穿,将刘据推下神坛。
更何况司马迁现在甚至都还不是朝廷官员,遑论史官。
司马迁得知这个消息,脸上尽是意外之色。
“霍都尉是不是在担心什么?”
“此事非同小可,倘若殿下真做出来,只怕被有心人利用,将此事与‘焚书坑儒’的事关联,引得朝堂震荡,他便是已经成了仙,只怕也难逃如始皇嬴政一般的残暴骂名,成为天下儒生与士人攻讦对象……”
就算刘据始终遵循君纲父纲,那下面的人呢?
那些臣子,那些百姓,是以他这个凡人天子为尊,还是以刘据那个神人太子为尊?
今后是他的诏令更有效用?
还是刘据的仙令更有效用?
难道各论各的不成?
但霍光毕竟是个鬼神之道的门外汉,他的描述未必便不存在偏颇,何不让这个曾被神仙上过身的神君帮忙分析一下刘据的“仙术”。
“不过话说起来,那些期门武士与建章骑不是一直受霍都尉统领么,霍都尉若担心此事发生,何不私自下令将那些方士驱逐?”
神君老妪见刘彻的模样,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一边庆幸暂时躲过了这次劫难,一边又故作疑惑的问道。
神君老妪的身子不自觉的抖了一下,那张老脸难以自持的露出了惊诧之色。
司马迁虽在后续完成的《史记》中也记载了“焚书坑儒”的事情,但却只字未提当年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只说被坑杀的那些人是欺骗并非议秦始皇的方士。
听到这话,司马迁的面色立刻变了一变:
“霍都尉是在担心,太子殿下可能打算……焚书……坑儒?!”
“……”
这些日子下来,他也看得出来,刘据不知为何似乎对司马迁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敬重,总之超出了常人对史官的敬重。
刘彻始终在一旁观察着神君老妪的表情,等待着她的答复。
看过了刘据“罗圈献彩”的那段描述,尤其是霍光对于仙酿的描述,以及数百人共同品尝的景象与感受,神君老妪的喉咙涌动了一下,依旧没有说话。
神君老妪无奈的摇了摇头,不甘心的道,
“若要判定此事,陛下最好将太子召回长安,请太子当面显露仙术,如此老身或许才能得出结论……”
霍光苦笑,面色担忧的道,
“另外,前几日那胖鱼儿一家去了黄县之后险些遇害的事情你也知道,殿下的手段素来雷利,这回必定要拿那个叫做徐神仙的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