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帝国精英教育(1 / 2)

加入书签

陈长生和杨玉莹虽然贵为皇帝和国母,但关起门来也是夫妻。他们所争的是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

按照杨玉莹的想法,只要让孩子好好读书,培养谦虚上进的品格就行。皇宫里不缺好老师,找的私教可都是各学派的带头人。

但陈长生却不那么想。

你学得再多再好,那也是预备着给人打工的。

我陈长生的儿子,还需要凭借文凭学历替自己镀金,给别人打工吗?他们可都是皇子,大凉帝国的少主人。

读书,只是为了培养三观,不会被那些“假专家”欺骗,自己有基本的分辨力。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本事是管理。

要管理人,就必须要接触人,了解人,所以陈长生才让他们到社会底层去。

在那里,他们会看到大凉帝国运行的最微细最直观的地方。就像一颗大树,必须先要从树的根须那里了解,然后才能理解,是什么支撑着地面上那颗参天大树。

上面的风光不重要,长得歪了斜了直了正了都能活,都能继续长,但如果下面的根须坏了,上面的树干再粗壮,枝叶再繁茂,也会烂心变坏,走向死亡。徒留一副貌似庞大雄伟的上层建筑。

杨玉莹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陈长生深邃的思想,但也知道,陈长生是为了自己家孩子好。

男孩儿嘛,多锤炼锤炼也好。再说,这次研学,其实也都有人秘密保护着,另外,所有参与研学的少年都会隐去自己的姓名和出身。杨玉莹相信,也不会有人专门针对自己的儿子的。

陈钊对研学活动很主动,让陈长生和杨玉莹都很高兴。这让他们似乎终于认清,儿子已经长大了。

可是当杨玉莹的小儿子陈勇也要求去研学的时候,杨玉莹有些吃不住劲了。

你们哥俩儿好歹给我留一个啊?

陈长生也有些好奇,陈勇怎么忽然也想学哥哥要去研学了呢?

“父皇不是说,我姑母家的昊哥哥七岁就当了赵王,九岁就当了燕王了吗?他那么小就敢上战场,我也不照他差。请父亲准我去军队里研学!”陈勇说着,撩起袍子跪在地上。

“勇儿,不许胡闹!”杨玉莹见小儿子也闹着要出去研学,而且还要去军队里学打仗,急忙过去想把他劝走。

“母后,我没有胡闹,我已经不小了,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不想留在宫里读书,我想要指挥千军万马,做大将军!”陈勇微皱着小眉头大声说。

“做大将军好啊,志向不小啊!”陈长生哈哈大笑。

十二岁的孩子,在陈长生来的那个世界,小学才刚毕业。而这个世界十二岁的孩子,却想上战场当大将军指挥作战了。

这并不只是因为陈长生的基因好,家庭教育得好。而是这个时期,社会结构并不十分复杂。

农耕社会,绝大多数人都秉承着这个社会道德规范去生活。

过去有句话讲,半本论语治天下。

你跟他说,你这事儿是不忠的行为,不孝的行为,不义的行为,连老百姓都懂,都知道自己做错了,甘愿受处罚。

上面一个命令,说皇帝让这么干,下面哪个敢说个不字?说了就是欺君罔上,要杀头的。所以立即行动起来。

而且陈长生让那些太傅和少傅教给小王子们的,也都是干货。

陈钊和陈勇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开蒙,将一些经典背得差不多了。人家学的是各家经典,什么大学之道,什么五行八卦,什么连横合纵,可以说,六七年下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才。

一结合实际,就能用上。因为他们长大了,要当帝王将相,是金字塔尖儿上的人物。

而陈长生所穿的那个世界学什么?

小孩子三岁送去幼儿园,大小多少,人口手,先认字,认字也是单个让你人,没啥营养。到了小学,天空飘过一片云,那是故乡的云,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把最好的时间,全浪费在歌谣上。

为什么?

必须要你懂太多。你只要识字就可以,就能看懂说明书,就能成为工人,农民。再好一点的,上高中,上大学了,教你点科技。记住,是科学技术,而不是什么学说,理念。是技术。过去农耕时代,需要你用锄头,需要你看农时,其他不需要。在田间地头上就可以教,所以不用浪费那么多资源去教你认识字。没用,你就是一个农民,一辈子是农民,你学会字了,你要干什么?你要当官?你要抢权力?不行,不让你学。

社会发展到了现代社会,工厂就相当于种地。所以让你学习了,义务教育了,因为不识字,不会开机器,就像不会用锄头种地一样,所以教你认识字,让你看说明书,教你点科技,不是农技,让你开机器,给人家统治阶层劳作。这就够了。

教你那么多干嘛?

你知道那么多干嘛?

你想干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