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西凉王(1 / 2)

加入书签

当陈长生得知亓无忌要封自己为王的时候,着实吓了一大跳。

“卧槽,这什么情况?难道自己的大妹夫想要对自己下手了?”

陈长生知道这时候给自己封王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话说他在凉州,虽然没有王的称号,但已经是实际的王了。亓无忌这一册封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将他架在火上烤。异姓封王,你让老亓家那些直系宗亲怎么想?让那些朝堂上的世家大族怎么想?

光妒忌心都能杀死他几百回了。

况且,他是知道国家政策的,而且削弱藩镇和世家大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是亓无忌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

现在亓无忌反其道而行之,岂不是把自己当成了对立面吗?

这只是政治层面的影响。

在经济和军事上。

既然凉州已经是自己的封地,那中央就不会再拨款给自己,所有用度全得自己解决。

大小官吏的工资,老百姓的民生建设,还有军队的防务开支,这可是一大笔钱啊,一年没有几十万两银子摆不平。

可现在朝廷把这个烂摊子推给了自己。

饿死了百姓,朝廷会说他残暴,不爱民。边境上出了战乱,就会说他养虎为患,自作自受,甚至会说他和匈奴人相互勾结,对大梁起了反叛之心。

我勒个擦,这可不行,这个王死活不能当。

陈长生虽然很富有,但并不代表他的钱花不完。

而且花钱找罪受的行为,也不是他性格。

“陛下,臣万万不敢享受此殊荣。臣愿将凉州的管理权交给更能干的人。臣就回家种地去。或者还回西北三郡替皇上守卫边疆。”

陈长生当即诚惶诚恐的推辞,甚至连骠骑大将军的头衔也不想要了。

亓无忌不能告诉陈长生,自己是被逼无奈才这么干。如果不封他为王,匈奴人就要把他赶到南方去了。他只能好言劝慰陈长生。

大舅哥,你几次平定叛乱,抵挡外敌入侵,救大梁百姓与水火之中,劳苦功高,不封你王,不足以表彰你的业绩。这也是给其他人做榜样,只要忠于我,别人给的我都能给,别人给不了的,我照样能给。这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陈长生还是不敢。

甚至还推荐了几个人,想让他们担任北线的军事指挥。

亓无忌见陈长生吓得这般模样,心里也找到了些平衡。

大舅哥,你推荐的人我不会考虑,我只相信你。有你在北方守卫,我还能睡个安稳觉,如果你不接受封王,就是跟我分心眼儿,不拿我当妹夫看,这让我很伤心,咱们俩以后也就别处了。

亓无忌话都说到这份上,陈长生再推辞就有些走避了。

于是,陈长生无奈只好接受了西凉王这个实至名归的爵号,封地就是凉州全境。而且,亓无忌依然让他担任骠骑大将军这个军职。

毕竟,皇家既然出了血,那陈长生不能光在封地里待着,过自己的小日子,还得给亓无

忌卖命!

匈奴骑兵见大梁满足了自己所有的条件,也开始撤兵回北方了。

现在,外患暂时平定,陈长生一方面让手下邢亮,聂胜和王凤指挥大军平定侯景的叛乱,一方面开始整顿自己的王国。

他在凉州的封地横跨现在的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面积达近五十万平方公里。占据了大梁六分之一的土地。

不过,凉州乃是一片贫瘠荒凉之地,因为雨水少,所以境内可耕地很少,草原、戈壁、沙漠占据了大半领土。总人口在战乱前虽然有近百万,可是侯景之乱再加上几十年一遇的旱情让这片土地生灵涂炭,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一。

可以说,若不是他在西北定边等郡开矿屯田,吸纳安置大量流民。恐怕凉州的人口都达不到现在的一半儿。

对陈长生来说,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人口才能创造价值。

给他一整个南极洲,让他当南极之王,那有个屁用?

因为凉州已经是他的封地,是赚是赔,朝廷是不会再管他了。而且每年他还得给朝廷上供。

这也是亓无忌愿意封他为西凉王的原因之一。

不过陈长生也并非毫无收获。

此时他获得了这么大的地盘,又多了几十万人口,实力也是蹭蹭上涨。

当然,为了养活国内的人口,不让他们饿死或者逃荒跑到别的地方去,粮食生产一定得搞上去才行!

好在他在定边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陈长生下令

,立即在王国内平整土地,修筑水利工程,推行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并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

为了鼓励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他规定,三年内农牧民的收成只需拿出十分之一交给地方政府就行。

要知道,大梁国内其他地方最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