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张小姐家的危机(二)(1 / 1)
父亲到了张锦娣家里,看到了被接回家的周公子。又看着依旧风华不减的张锦娣,心中自然感慨良多。
张铭九此时也来到了周府。
大家都是五味杂陈,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周公子确实病得很重,浑身浮肿,又排泄困难。父亲诊治之后确认为肾结石(石淋)。父亲调配泽泻、白术、龙涎香、白芍、桂枝等十味药材,加以山楂、木香为主药的醒胃汤为辅助。开始给周公子调理、治疗。
其实周公子还有难言之隐,就是婚后九年多了,张锦娣却一直没有孩子。父亲也是根据这一点,又配以辅助药当归、血竭等慢慢浸用。
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周公子恢复了不少。精神也好了很多,张铭九也就借机询问详细情况。
“那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张铭九慢慢地说道。
“都是胡惟庸搞得鬼!父亲实际是只是供应棉布,里面的棉花都是胡惟庸安排的人,送过来的,父亲跟我检查了棉花的质量,不能说太好。但也勉强说的过去,大头兵做棉衣还是可以的。父亲本来还顾虑这个事,但是胡惟庸一再强调这是为了合理节约开项。再者没有他,我们家也拿不到这个订单,所以什么事都有他把持着,我们只管加工生产就行。”周公子在张锦娣搀扶下,轻声轻语地说道。
“出事之后,你们找过他没有啊?那些来送棉花的人,你们认识吗?是官员还是普通的客商?”张铭九又问道。
“我跟父亲都来不及找他,就被抓了起来。送货的人,就是客商,说话口音也是浙江的,棉衣也是他们拿着户部的批条带走的。”周公子又说道。
“你看看这是你们生产的棉衣吗?”张铭九拿来一个包裹,拿出一件完好无损的棉衣,问着周公子。
“这不是我们生产的棉衣。我们用的是丝绵,咱们浙江没有这种北方的轧棉,所以这一看就是北方的棉布,粗糙线不均匀,不是我们这边的。”周公子看完之后,马上确定地说。
“这就是出事的棉衣!”张铭九若有所思地说道。
“我们这是叫人陷害了?”周公子连忙说道。
“恐怕没这么简单啊!”张铭九回答道。
“这个事,恐怕还要魏国公出面才好!我这就去一趟北平(大都),求见魏国公。你们在家哪里也不要去,现在虽然是出狱,但是还是戴罪之人,不能马虎!任何人也不要再见,记住了吗?你父亲的不幸,我不想再发生在你身上。对了,尤其是那个胡惟庸,千万不要见他,不要跟他再有来往,一切等我回来再说!”张铭九嘱咐完,就起身直奔北京。
此时的徐达在北平戍守边防,抵御北元残余势力,特别是扩廓的骚扰。自从上次与张铭九见面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徐达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常年的征战,也在严重透支着他的健康。
张铭九说明了事情的始末,徐达想了一会儿。
“这就是了,一定是探马军司。现在这北平城,到处都是他们的耳目。这批棉衣一定是走漏了消息,被他们给截获了,要不然就不可能凭空消失。上回在漠北,我军被扩廓击败。在清理战场时,我们就发现他们人中,也有跟我们穿相同棉衣的。但是里面的棉花还是可以的,不像我们这一批,是陈棉、黑心棉。那些都是边界上老百姓私下跟蒙古人交换东西用的。浙江那边,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呢。所以我当初才会答应你,帮你这件事的。”徐达会心地笑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