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父亲的领悟(1 / 1)

加入书签

绍兴的情况也不比杭州好到哪去。

周围朱元璋的部队,正在慢慢靠近。很显然,在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之后,张士诚就是下一个目标。现在的绍兴就成了朱元璋进攻最前沿的地方。

祖父那边忙的还是不亦乐乎,父亲就跟着一块忙起来。父亲正在按照方子配药时,突然来了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

“大夫,我肚子疼的难受,请帮我看一下!”她痛苦地小声说道。

父亲赶忙看向诊台,但是祖父没有在。他有点惊慌无措的来到老妇人面前。

“老夫人,您哪里不舒服?”父亲轻声的说。

“我肚子疼的厉害,晌午就开始疼了。”老妇人难受的说。

父亲于是硬着头皮,学着祖父的模样。莫名其妙的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坐诊。真是太突然了。他自己也是不可思议。

父亲此时还不会号脉,但是医“望”的本事还是有的。他发现老妇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这是典型的阳虚血,现在又是寒霜时节,应该是饮食过寒的缘故。

“您是不是喜欢吃凉寒的东西啊!”父亲问道。

“我不知道什么凉寒。但是我常年喜欢吃冬瓜。我儿子也经常给我弄田螺、螃蟹吃。”老妇人说道。

“那就对了,你吃的都是寒凉的食物,所以沉寒痼冷。现在又是寒霜了,所以脾胃弱,就会肚子疼啊!”父亲说给她听。

“那你给我开药吧,我疼的难受死了。”老妇人恳求道。

父亲准备写药方,但是他想到如果要用乌头、半夏的话,这个剂量又不好把握。因为十八反的禁忌还是要考虑的。但是如果换成性平的药,如白芷等确实也有效,但是太慢。现在这个季节,必须尽快消除才好。于是父亲加入了利尿祛湿的槐蘑,味苦而且性寒,最重要的是,加入槐蘑可以平衡掉乌头、半夏同用,而且是大剂量同用时的副作用。

真是妙极了。

正要给老妇人抓药的时候,祖父此时也回来了。

他看见父亲正在聚精会神地抓药,他赶忙拿过药方看了一下。刚开始是直接一愣,随后慢慢的放松了自己的心情。又给老妇人号了脉,看了舌苔。于是祖父笑了起来。

老妇人走了。

父亲才注意到,祖父已经回来了。

“你的方子我看了,我请问槐蘑的剂量会不会太大了?”祖父这么说话,把父亲吓了一跳。

父亲不敢说话,扭捏起来。

“大胆地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这才是行医之人,该有的态度与精神。”祖父鼓励父亲说道。

“她的病贵在速治,这是前提。我认为槐蘑是必须要加的,如果有机会,我如果能跟踪她的情况,我就能更加准确的调整每味药的剂量。但是眼下,她的阳虚血也很重了,其实再加一倍的槐蘑也是可以的。只要不超过半夏的剂量就行。”父亲一边思考一边回答。

“为什么呢?不能超过半夏吗?”祖父又问。

“如果超过半夏的量,那就会造成药物“相恶”。半夏的量本就少于乌头,再加上槐蘑,更加提升了滋阴的功效。如果半夏再少,那就是适得其反了。”父亲字斟句酌的说道。

“为什么不用猪苓呢?也可以起效的啊?”祖父连忙又问道。

“猪苓药性过强,年轻的人还可以考虑,她这个年纪本就脾胃虚弱,万万不行。”父亲肯定的说道。

“很好,你说的都没错。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祖宗留下来的就是这个种!要学要继承,也要自己去悟,那才是自己的。没有这个精神,就学不好医术。”祖父满脸欣慰地对父亲说。

从那以后,祖父慢慢的将汇集散的药理及计量的调整理念,教授给父亲。又带着父亲去军队、去乡间看病,父亲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医术也慢慢扎实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