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卖炭忙(1 / 2)
小丫头嘴里塞满了绿豆糕,这会儿听到蓝老爷子的话,只能用点头来答应着。
心里已经在寻思着这个季节喝什么茶更合适。
如一只小松鼠般嚼着嘴里的绿豆糕,吃的格外香甜,整个人看上去更是可爱的紧。
一时间蓝家正厅其乐融融的。
五个汉子吸溜面条的声音、小崽子们分食点心的声音、老爷子们的说话声,一整个混在一起,气氛很是融洽。
等到慕伯五人吃饱喝足,小崽子也把各种点心都尝了个鲜,这才有时间坐下来说正事。
杨思佳还贴心的给大家都换上了新茶。
轻轻喝一口新茶,配着正厅烧的正旺的炭盆,暖洋洋的。
付村长看着付及第喝茶那惬意模样,就忍不住刺他。
“付及第,快点说说,怎么回来的这么早?铺子里的木炭都卖完了?”
能早早的回村,付及第得意的紧,也不计较付村长的吹胡子瞪眼。
“我和慕伯几人原以为得在县城狠待一段时间,也做好了长久作战的准备。
因着对县城那木炭的价格不了解,这不是一开始都没定价。
懒懒说三日前会有暴雪,我就寻思着去方师爷那问一问,他认识的人多,对木炭的价格也比我们懂得多……”
原来那日,付及第在慕伯的陪同下,去了县衙拜访了方师爷。
听清楚两人的诉求后,方扬结合实际情况和县城的物价,给了两人最合理的定价建议。
枪打出头鸟,方扬的建议是价格按照木炭的品质优劣分为高中低三档,一档有一档的价格。
最次的木炭也是数量最多的,因着烟大味又冲,是劳苦大众的首选,他们的日子也是最难熬的。
荒年前这样的木炭价格在六文钱左右。
荒年过后,银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按照物价的变化,方扬给出的建议是十文钱一斤。
这样的话,村子里有赚头,摒除人力的话,几乎算是无本生意。
定十文钱一斤,既赚到了钱,又能让更多县城的普通老百姓买得上炭。
质量中等的木炭胜在一个味不大,稍稍有点烟,方扬给出的定价是五十文一斤。
最上等的就是银丝碳,都是用山上上好的五十年份的桦木经过燃烧后得到的珍贵木炭。
因着无烟且难以燃烧,还不易熄灭而得世家贵族青睐。
银丝碳,多是有钱人家才买得起,还不是一般的有钱人家才用。
针对银丝碳,方扬给出的价格是五两银子一斤,且需要带着官府的文书限量供应。
在此之前,方知县借用官府的公告在县城发了紧急公告,这几日很大可能有暴风雪来临,提醒广大民众早些备上保暖御寒之物。
家里银钱宽裕的,最好是能多备上一些。
这样的公告,若是放在荒年前,大家只会不屑一顾着抛之脑后。
可大家都是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如今是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轩然大波。
官府出面发的公告,不管是信或者不信,青阳县的居民们都有意无意的把一些过冬用的生活必需品备上了一些。
早备晚备都得备的东西,还是早早备上的好。
既然知县大人特别强调保暖驱寒之物,大家的目光就都盯在了棉花和木炭上。
一窝蜂的去了卖棉花的铺子,把家里的份额都用上,也才堪堪买了几斤棉花。
聊胜于无之际,众人的目光又盯上了新开业的木炭铺子。
才一下午的时间,铺子里的中低等木炭就卖出去不少。
当晚一合计,竟然卖出去存量的近三成。
要知道,那段时间落溪一村村民们都是没日没夜的烧炭。
满打满算烧了有二十多天,还是五六十号人同时开窑洞烧的,这木炭的存量有多喜人,可想而知。
一个差不多大小的炭窑能烧制两百斤木炭,大一点的能烧制一千斤木炭,村子里这样的炭窑各有十个。
其中最次的木炭需要烧一天焖烧上一夜就能成,中等木炭需要烧一天一夜,再焖烧一天一夜的时间。
里面最难的是银丝碳,光烧就需要三天的时间,过后还得焖烧三天左右,才能成炭。
大一点的炭窑日夜不停歇的烧着中低等木炭,前前后后收了次等木炭二十万斤,中等木炭十万斤。
十个小炭窑日夜不停的烧制银丝碳,也才堪堪烧制了六千斤。
村子里留下了两千二百斤的银丝碳和各两万两千斤的中低等木炭。
按照人口分,一人分了十五斤的银丝碳和各一百五十斤的中低等木炭。
量不多,省着点用,也是够家家户户撑到明年开春的。
那多出来的一百七十五斤银丝碳和各一千七百五十斤的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