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什么叫海纳百川啊(2 / 3)

加入书签

苏城龙舟队,作为本轮比赛的主战场,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李子夜为他们打造的银龙龙舟,如果不赢得比赛,那真的愧对乡亲父老。

于是,苏城龙舟的队员们,纷纷使出吃奶的力气。哪怕今天手臂划断了,也要拿下比赛。

坐在船首,负责助威的领队,把嗓门都快喊哑了。他不断观察着队员们的状况,观察着隔壁队伍的追赶进度。

每当其他队伍,有赶超的迹象时,领队就像被老虎追碾了一样,拼了命的嘶吼,为队员们呐喊鼓劲……

赛龙舟,不仅仅是我们华夏的传统赛事,它还有着一股不屈不挠,勇敢争第一的挑战精神。

在这样的精神下,驾驭银色龙舟的苏城队,最终不负所望,赢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

当队员们站在领奖台上,他们全身上下已经没了力气。别看划龙舟,好像用的是手臂,但其实它需要全身发力。

腿部的支撑,腰部的转动,手臂的划动,身体各部都得配合发力,才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恭喜苏城队,拔得头筹!”作为特邀嘉宾,李子夜负责给龙舟队员们颁奖。

这次的奖杯,也是特别制作的。并非之前惯用的金色奖杯,或者水晶杯。而是由一整块玉石凋刻的腾龙奖杯,外加若干龙行奖牌。

玉石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料子,但这对龙舟队员来说,却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

“谢谢李先生!”队员们向李子夜表达感谢。

颁奖完后,第一至第三名一起在台上合影留念。众人本来是想让李子夜站在中间的。但李子夜委婉拒绝了。

他不是那种抢风头的人,虽然人家龙舟比赛,他和弟子们搞了一艘古代旗舰出来,把关注都拉满了。但那也是为了比赛效果嘛……

如果不是这艘旗舰宝船,相信龙舟比赛,最后顶多被媒体报道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像现在,颁奖仪式还没结束,网络上关于“全国龙舟比赛”和“李子夜旗舰宝船”的视频,已经传飞了。

在这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只要轻轻地点开视频录制,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导演。

所以河岸边的观众,在电视台、报社都还没来得及报道前,就已经把视频录制下来,并且上传到朋友圈、微博、抖音、小破站了……

以至于李子夜这边,刚跟队员们合完影,那边他各大平台的评论区+私信,就收到茫茫多的粉丝留言。

“子夜大神!听说你去参加龙舟比赛了?而且还开去一艘郑和宝船?现在外面都是你的视频呀,请问官方账号何时更新哈?我们想看第一视觉~”

“大神,我已经是您一年的老粉啦!根据我们对您的了解,知道您那边有录制旗舰宝船的视频,别藏着掖着啦,赶紧发出来给大家欣赏欣赏吧!”

“超想看宝船的制作过程!大神啥时候更新呀?我们等到花儿都谢了……”

……

对于河边观众拍的视频,网友、粉丝们虽然惊艳于旗舰宝船的英姿,但那些都是路人视角。而且拍摄质量欠佳,肯定没有官方视频,来得赏心悦目。

所以粉丝们,纷纷化身老六,很熟练的蹲点在李子夜账号下。没事就跑过来刷新刷新,看看他有没有更视频。

在众粉丝的不断期盼下,当天晚上9点,李子夜的官方账号,终于更新了相关视频。

于是粉丝们“呱”的一声怪叫,纷纷涌入频道。接着便迫不及待的点开观看。

只见画面刚一开始,就是李子夜带着工匠组的新老成员们,来到江边,准备搭建船坞。

李子夜和成员们,有的拉着板车,车上载着竹板和绳索。板车不够用了,则干脆肩扛竹筒、木料,负重前行的来到江边。

瞧见这一幕时,有些观众们心里闪过一个疑惑。那就是搭建船坞,靠的只是竹子和木头……?不应该是水泥,或者钢铁嘛……再不济也得搞些石块吧……

由于李子夜的旗舰宝船,是先出现再有的视频过程。所以那些观众,即便心里困惑,也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毕竟李子夜他们是成功了的。

所以观众们只好把疑惑,都埋在心里,静静的看视频后续。

仅见不辞辛劳的工匠组成员,连续劳作的将各种竹竿、木桩定在江边的泥地上。

为了使木桩能牢固的插入大地,李子夜指导众人深挖地桩,要求至少半米深,然后灌入水泥,压上石块,让木桩和竹竿能牢牢的嵌进土里。

打完地桩后,组员们开始一层一层的组建船坞。方式按照脚手架那种,搭建完下层搭上层。

总高度接近六米,长度十五米,中间留有七米左右的空隙,刚好能把宝船上上下下,都囊括在内。

众人花了近一天的时间,把简易船坞建造完成。视频中用的是快进,观众们把这看完也只需要一分多钟。

但哪怕就一分多钟的时长,网友们也能体会到建造不易。纷纷感叹李子夜和工匠组的技艺与努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