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前进(1 / 2)

加入书签

“全体都有!!!除了负责警戒空中的一班外!其他人等下给我放开了打!太祖太宗在看着你们呢!杀蛮子!!!”

缺口内差不多五百米远的位置,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来回踱步的侦察连三排排长巴特尔·阿不脱操着一口“草原味”的官话冲已经架设好阵地的部下们大喊道。

他的部下们随即欢呼迎合,这些士兵和他们的连长一样,都是出身少数民族,祖上是和旧帝国有“血海深仇”草原部落。

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他们的祖先因为常年在帝国境内劫掠杀戮,被昌平皇帝剿杀得近乎灭族,幸存的部族在帝国强大的压力下选择了归顺。

还别说,这些草原部落在归顺之后对皇家和帝国简直比华族人还要忠心耿耿,直接给帝国皇帝上尊号:天可汗、万王之王。

无数部族以血立誓,他们将世世代代忠于伟大的天可汗,绝无二心。

甚至有些部族抛弃了自己祖祖辈辈信奉的神明,尊天可汗为神,甘愿成为天可汗陛下的家奴。

草原上的狼,变成了帝国的狗。

这话可能难听了些,但也没错。

这些归顺的草原部落在帝国战争史上绽放了难以想象的光芒。

这些游牧骑兵不需要补给,靠牧群和牲畜的奶就可以自给自足。

骑马射箭的传统,再加上大草原的苦寒又给了他们强健的体魄,他们的战斗力更是强悍无比。

帝国昌平年间大小出战十余次,几乎把国库掏空了才把他们打败、打服的。

成为了天可汗家奴后的他们,战斗力也丝毫没有减弱,北边那些冰天雪地里的恐怖罗刹蛮族都被他们追打得无处可逃。

战斗力强都还是次要的,关键是他们对帝国的忠心真的让人难以理解,甚至在帝国最最衰弱危险的时期他们都从未想过要叛变什么的。

基本上帝国皇帝要他们干什么,他们连问都不问就会去干。

被他们揍过的蛮子曾戏称:“若是那位皇帝下令让他们自杀,估计他们都不会有半分的犹豫。”

好吧,这有点病态了,但他们还真有可能干得出这种憨批操作。

“天可汗给了我们温暖的草场,美丽的衣服和战斗的荣耀。

所以我们就是天可汗的家犬!陛下叫我们咬谁我们就咬谁!”

阿不脱家的最睿智族长如此说道。

好吧,他们的忠诚给了天可汗,而不是帝国。

他们这份列有些病态的忠诚也给统一联合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甚至险些让他们覆灭帝国的计划夭折。

那时候统合会的部队都已经兵临长安城下了,只要打进去就可以结束战争。

谁知道关外传来消息,各游牧部落集结十余万铁骑,说是要勤王救驾。

这些可不是普通骑兵啊,他们作为天子家奴,装备的可都是新式步枪,还有好几百门马拉式榴弹炮,弹药也极为充裕,真要打起来,统合会估计得有大麻烦。

那个时期,机枪还只是起步阶段,号称先进的西方都只有几挺试验用的,更别说是有些后进的帝国了。

那些骑兵集体配备的兵部制三四式拴动步枪,以及给军官用的左轮ꓹ 已经是那个时代的高级装备了。

想想看,十几万机动性强ꓹ 枪法也准得离谱的步枪骑兵朝你冲来,后头还有几百门火炮准备“伺候”你ꓹ 真是想想都恐怖。

但没有打起来。

因为ꓹ 当时那位被困于皇宫中的兴元皇帝李辕发了一封电报。

以天可汗的身份,让十几万气势汹汹的草原骑兵大军退兵了。

......

大家的那份忠心我都知道,但我自知无福消受,且国之将亡,百姓受苦ꓹ 我心中自是万分悲痛。

这天下需要和平,百姓更需要。

你们都是国之柱石ꓹ 统合会那些逆贼虽然可恨ꓹ 但终究还是同胞ꓹ 若是你们和他们再起冲突,这将要到来的和平岂不是要胎死腹中吗?

我以你们天可汗的身份命令ꓹ 你们全都退回草原吧ꓹ 等到一切结束了,再带些草原上的特产来祭拜我,那也就足够了。

我没有福分ꓹ 只希望你们和天下百姓今后都能好好ꓹ 追随着新的政权ꓹ 带领着我们的同胞继续前进,到时候我去见了列祖列宗也能有点底气。

李辕绝笔

......

这就是帝国传承数千载下来,最后一位帝王的遗诏。

从头到尾连朕的自称都没有用,若是不去仔细看那内容,这仿佛只是一个普通人写给朋友的私信。

当时的帝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全面的近代化改革,简化书写和词汇运用就是这改革的重要一环。

毕竟近代是高速发展的时代,那些繁杂琐碎的文言文已经落后了。

从李辕祖父那一辈开始,皇家就已经开始走亲民路线,像他遗诏这样看着亲切的大白话圣旨就是成果之一。

可惜,李辕这最后的“亲切”看着却只能令人感到悲哀。

千年的皇朝在他手中崩溃。

心中的苦涩也只有本人知晓吧。

指挥那十余万铁骑大军的正是巴特尔的外祖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