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高墙之下(1 / 2)

加入书签

1873年2月24日,保希,加上正在赶来的塞尔维亚三国联军和奥斯曼主力在埃迪尔内沿河对峙,埃迪尔内,不过东正教徒更喜欢称他以前的一个名字,阿德里安堡,双方在此聚集了近90w的军队,保加利亚已经举行全国总动员,这个不到400w人口的国家已经动员了将近30w军队,而希腊也在埃迪尔内附近聚集了将近15w的军队,而从君士坦丁堡前去支援的奥斯曼军队,和前线退下来的奥斯曼军队也聚集在埃迪尔内。

奥斯曼帝国人人都知道,埃迪尔内是君士坦丁堡外部的最后一道屏障,一但有失,巴尔干联军前往君士坦丁堡的路便畅通无阻,而联军也知道,必须要快速拿下埃迪尔内,国际上,据传国联内部德意志帝国有想法干涉这一场战争,奥匈帝国也对塞尔维亚打通阿尔巴尼亚出海口颇有微词,而俄罗斯帝国对于联军进攻反应冷淡,到目前为止仅通过口头上的支持和部分粮食非军事物资支持,联军连续三日跨河冲锋,但都被击退。

3月11日,随着塞尔维亚援军到来,和保加利亚,希腊两国继续增兵,联军终于取得了小规模的战果,将奥斯曼军队完全驱逐出河西岸,但时间已经过去1个月了。

4月,联军提出了新的计划,希腊军队从河流下游,借助海军掩护,渡过马里查河绕过埃迪尔内,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援军在北部发起冲锋,力主突破奥斯曼的北方防线,同时也再次发起渡河进攻牵制奥斯曼在埃迪尔内的主力,将大部分主炮放在埃迪尔内对岸, 1873年4月23日联军开始全线突破。

同时,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三国国内。三国教堂钟声敲响,希腊牧首,保加利亚牧首,塞尔维亚牧首三位牧首号召世界东正教徒用各种手段,加入这一场争对奥斯曼帝国的圣战,

5月,埃迪尔内南部,在舰船的炮火掩护下。希腊军队跨过马里查河,和北面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军队在1873年6月初完成了包围埃迪尔内的行动。至此,奥斯曼在埃迪尔内的30w左右的军队被包围。

从1873年6月开始, 到1873年10月底, 在埃迪尔内的30w奥斯曼军队多次发起突围,最终除了少数部队撤回君士坦丁堡外大部分被包围在城内,联军一步步收起包围网,终于,在1873年11月3日,埃迪尔内奥斯曼守军向联军投降,埃迪尔内由保加利亚军队控制。

经三国共同决定,决定将埃迪尔内改回阿德里安堡,在阿德里安堡的东正教信徒,和主教喜迎联军解放阿德里安堡,信仰保守的东正教老人老泪纵横,这么多年了,终于等到了今天。

阿德里安堡围城战后,联军开始快速向东色雷斯地区进攻。君士坦丁堡,已经肉眼可见了。

这次君士坦丁堡攻防战,比俄土战争时期,更加严重,由于埃迪尔内的失守,对于奥斯曼民间造成了极度的恐慌,从欧洲其他地区的逃难的难民,君士坦丁堡城内的有钱人,开始渡海乘船逃离君士坦丁堡,苏丹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方面继续增兵,从亚洲调兵,另一方面,从博物馆,将15,1 6,17,18世纪,总而言之。凡是能够用的炮,都拉上去,同时请求欧洲列强协调这一场战争。

而与此同时,联军内部再次出现分歧,1873年12月。塞尔维亚有意退出联军,认为色雷斯的事情塞尔维亚拿不到多少好处,希望能够在瓜分马其顿一事希腊,保加利亚进行让步,同时,俄罗斯帝国也发出劝告,希望联军不要进攻君士坦丁堡,国联内部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很有可能准备干涉巴尔干的局势。并认为没有重炮重武器,联军根本无法拿下君士坦丁堡,另一方面,俄国政府也同时表示,只要战后能让俄国控制君士坦丁堡,那么俄罗斯帝国愿意为巴尔干同盟提供重武器,但被同盟拒绝。

君士坦丁堡就在眼前,可是,在这诡异的局势面前,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英国,奥匈帝国等列强都盯着联军的下一步行动,并随时准备做出干涉,在此之下,联军必须迅速行动,做出反应,即使没有重武器。

1874年1月8日,东正教圣诞节过后,巴尔干联军正式向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为此,保加利亚再度动员10万人参战,总参战人口已经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希腊军队也增至20万,而塞尔维亚仅派了3万援军协助,并不想为了君士坦丁堡流血,并持续要求保希两国在马其顿事项让步。

而君士坦丁堡的战局却并不顺利,整个一月,联军发动无数次进攻。一度攻进君士坦丁堡新城区域,但在进攻老城区时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奥斯曼帝国的多门岸防炮,甚至包括使用年长已经400多年的达达尼尔巨炮对岸边的联军发动了连续性打击,而在马尔马拉海的奥斯曼海军也配合沿海岸往岸边发炮,苏丹穆拉德亲自在城墙上督战。几位帕夏甚至亲自上战场杀敌,奥斯曼在外敌面前难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的团结。最终,在奥斯曼军队的反击下,联军被迫后撤。

而海上,由于联军始终没能控制马尔马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