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女儿都是赔钱货(1 / 2)
天色朦胧,才刚五更天,宋宝儿就起床了。
她是宋家的长女,平日里负责家中的琐碎活儿。
每日,爹娘和弟弟起床前,宋宝儿要提前做好早饭,然后喊醒家人,伺候家人用饭。
自打宋宝儿懂事起,便日复一日过着这样的日子。
起初,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后来有了弟弟,姐弟俩待遇天差地别。
她永远是干活儿的那个,弟弟只需玩乐。
不管她把家里打扫得有多干净,把饭菜烧得有多好吃,爹娘从不夸她。
弟弟调皮捣蛋,爹娘却夸他机灵,说他将来必定是家里最有出息那个。
各番对比之下,宋宝儿偶尔也有些不是滋味儿。
一阵胡思乱想后,宋宝儿摇摇头,连忙收回杂乱的思绪。
她穿好衣裳,轻手轻脚地下了床,走到梳妆镜前,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布条把头发扎好。
收拾好自己,宋宝儿来到灶房,往锅里扔了一把米,舀上水,立刻有些许稻壳浮起来。
乡下人家吃的米比不得城里人吃得精细,有稻壳是正常的。
宋宝儿仔细将稻壳挑出来,将米搓洗干净,然后把锅放到灶台上,烧柴火煮起粥来。
粥在锅里煮着,宋宝儿弯腰从角落里抱出一个坛子。
这是去年腌的咸菜疙瘩。
如今已经可以吃了。
宋宝儿取出一个咸菜疙瘩,仔细切碎了,和猪油一起翻炒几下出锅。
她爹是农夫,家中有几亩瘦田,种些庄稼维持生计。
一家四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家里的这罐猪油,是唯一的荤腥。
平时做菜时,加一勺猪油,尝个味儿。
其他的荤腥,比如猪肉这些,一年都见不到一次。
炒完咸菜疙瘩,宋宝儿又烙了几个饼。
这时候粥也熟了,该叫爹娘和弟弟起床吃早饭了。
宋宝儿先是走到爹娘屋前,轻轻叩了一下门:“爹、娘,起床吃早饭了。”
屋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人掀了被子,下床穿鞋。
“知道了,你去叫乐乐起床。”
她爹宋大成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
“好。”
宋宝儿应了一声,转身走到她弟宋乐乐的屋前。
她推门进去,从被窝里扒拉出一张圆乎乎的小脸。
“乐乐,起床吃早饭。”
“别烦我,我还要再睡一会儿!”
宋乐乐不耐烦撇掉她的手。
宋宝儿皱眉退了出去。
宋宝儿和父母吃了一会儿早饭,宋乐乐才打着哈欠,懒洋洋地从屋里走出来。
早饭过后,宋大成要去田地里忙活。
宋宝儿则留在家帮她娘李氏做一些针线活儿。
宋乐乐无所事事,吃饱了就在院里疯玩儿。
宋宝儿见李氏好像在缝一个小布包,好奇凑过去看。
“娘,你做布包干什么?”
“我和你爹商量着,过阵子送乐乐去镇上念书,我给乐乐缝个小布包,让他用来装毛笔、册子。”
李氏抿唇笑了一下,眼里满是对小儿子的溺爱。
“乐乐要去镇上念书?!”宋宝儿惊讶。
附近十里八村都是穷苦地方,没有教书先生,也没有书院。
唯一的一所书院,要去到十里外的镇上。
听说,那所书院收费很贵。
“咱家有钱给乐乐念书吗?”宋宝儿问。
提起这个,李氏幽幽叹了一口气。
“还差一些……”
夫妻俩最近正为这件事发愁呢。
宋宝儿见母亲脸上露出忧愁,便不再多问。
晚上,宋大成回到家,夫妻俩在屋里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些什么。
宋宝儿去厨房倒水喝,回来时路过爹娘屋子,恰好听到了一些。
“孩子他爹,乐乐念书钱的凑不出来,这可咋办啊?!”
“我在想法子,你别急……”
“你都想了好几天了,还没想出法子,我怎么能不急?!”
门外的宋宝儿听到这儿,便知道父母是在商量凑钱送弟弟去念书这件事。
她觉得自己帮不上忙,准备走开。
正在这时候,却听见她娘拔尖声音道:“你没法子,我倒是有个法子!”
“什么法子?你先说说看。”宋大成道。
宋宝儿不由得停下步子,竖起耳朵。
李氏顿了顿,继续道:“咱家宝儿今年十八,已经是个大姑娘了,或作别家姑娘早就嫁人了。”
“我寻思着给宝儿定一门亲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