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消息(1 / 2)
距离长安城千里之外的洛阳战场。
此刻的李世民率大军驻扎在距洛阳城外三十里的慈涧。
中军大帐外赤白色的战旗上大大的李字迎风招展。帐内中间端坐一个英武不凡的年轻人,眉宇间透露出丝丝杀气,下首两侧皆是文人打扮,左侧之人喝了一口清茶缓缓开口:
“殿下,大军目前拿下慈涧,洛阳城已近在咫尺,臣刚刚得到的消息齐王昨日已经占领洛口,其余各部想必在五日之内拿下宜阳,河阴不成问题,合围之势已成,拿下王世充指日可待。”
开口之人爽朗的哈哈大笑,而后又压低声音接着说道:
“届时殿下的威名必将更上一层楼,朝中那些摇摆不定之人,定当会站在殿下这一边,未来大事可成。”
说话之人便是李世民谋士之一杜如晦,现任法曹参军掌管刑律,同时负责粮草军械调配,乃是李世民麾下重要的谋臣,此人善于择机断事,每当关键时刻总能给李世民提供有用的建议。
而另一年岁稍长之人便是房玄龄,房玄龄十八岁时便在齐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县尉,隋末大乱,他投奔李渊而后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谋士。
此人一直跟随李世民,参谋划策,心思缜密,为李世民网罗人才,收归瓦岗寨的猛将皆是房玄龄的手笔,可以说房玄龄为李世民贮备了相当多的后备力量,也是李世民最为倚仗之人。
杜如晦说完后李世民并没有立即开口,而是静静闭目,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李世民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能力胆识都是万中无一,而此时李世民不过才 二十一岁,正是热血澎湃的年纪,如此年纪便建功无数,回溯历史也没有几人。
李世民微微摆手,示意杜如晦坐下,同时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沉稳开口:
“克明等拿下洛阳再说吧,若非王世充守着洛阳城龟缩不出,周边城镇也没有那么容易拿下,而且洛阳城坚地广,若是强攻,恐怕损伤无数。自大军开拔至今已经四月有余,我们大军远征粮草是个大问题,我很是担心,若对峙时间过长,粮草不济,只怕生变。”
说话间来到杜如晦身旁,话音一转加重语气说道:
“克明你是我身边之人,以后朝中那些事不要再提,我领兵出征为的是我李家基业,作为儿子为父皇分忧是乃是我的本分。至于外面那些传言,太子是我大哥,名分早已定下,你今天这些话,要是落到有心人耳中,那可是灭门的大罪!以后谨言慎行,切记。”
杜如晦有些无奈,殿下年纪轻轻英武盖世,就是这性格不似年轻人,沉稳的有些过头,心思之深,有时候连自己都摸不透。
杜如晦对刚才李世民的一番训话毫不在意,他早已习惯,想起还有一事,便又开口道:
“殿下我这里有一封书信,是长孙大人从京城派人快马送来的,刚刚到。”
起身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躬身递给了身旁的李世民。
“辅机的信,这个时候来信,莫非京城有大事发生?”
李世民有些诧异,此次出征特意将长孙无忌留在京城,便是为了时刻了解长安的时局,心里始终还是不放心他的大哥。
接过信封顿了顿,偏头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房玄龄,微微一笑。
“玄龄,还是你看看吧,看看辅机有何要事!”
房玄龄对上李世民的眼神,心中暗暗盘算李世民此刻的想法,这位秦王殿下可是个妙人,赫赫武功冠绝大唐,但为人谦虚,礼贤下士,若只是做一贤王不至于此。
心中好似明白了一些,也是起身哈哈一笑接过信封。
房玄龄并没有立马撕开,而是仔细的检查起来,见启封处的蜜蜡印章没有问题,而后用手摸索右下角约定记号也正确,这才缓缓抽出信纸,定睛看了起来。
一旁的杜如晦有些心急,双眼紧盯着房玄龄,想要上前一同观看,但看着悠悠回坐的李世民也只好作罢。
李世民并没有开口,而是自己倒满一杯热茶,慢慢的品了起来。
房玄龄看着信中文字,心中也是渐渐有些担忧,脸色慢慢凝重了起来。
“殿下,信臣看完了。”
说着便上前将信件轻轻放在李世民身前的案桌前,便退回自己的座位上,想了想朝着李世民开口:
“殿下,长孙大人信中主要有三件事情,依臣看这三件事情也并非全是坏事。”
杜如晦一脸无奈的看着两人,明明是快马加鞭送来的,不是大事何必如此,合着就自己一个人干着急!
杜如晦实在是憋不住了,起身朝着李世民和房玄龄分别行礼后开口:
“殿下,房大人,快说说是什么事情,莫非京城里出了什么变故?”
李世民低头抬眼扫了扫桌上信纸的内容,并没有什么表情波动,而是抬手下压让杜如晦坐下。眼神和房玄龄对上,微微点头,让房玄龄开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