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仲氏王朝的最后一页(1 / 2)

加入书签

平叛的过程很是简单,次日一早,黄元命人将袁胤、袁耀叔侄以及袁术旧部邀到他的座船上,摆上一出鸿门宴,待刀斧手出来,一切便结束了。

袁胤叔侄既无妙算神机的能力,又无殊死一搏的勇气,面对明晃晃的刀枪,早就吓得魂不附体,哪还有抵抗的勇气,只得束手就擒。

长史杨弘吓得不住地磕头,头破血流,仍是不停,而张勋倒是还有些胆量,仗着有几分勇武,向门口跑去,然后便被乱刀分尸。

不过是半盏茶的功夫,赴宴之人,或死或被俘。

看着被羁押的袁胤、袁耀二人,黄元平静地问道:“我自问将你们从皖县的虎狼窝带出,对你们叔侄也算有恩情,你们就是这般报答的?”

袁胤不住地喊“冤”,倒是袁耀,年纪轻轻,脸皮还没有那么厚,只得气馁地低下头颅。

黄元看了,又好气,又好笑。袁家也算英雄无数,到袁胤、袁耀二人这里,算是彻底没有颜面了。

黄元都不想搭理二人,直接让人将二人带下去看管。

袁耀走到门前,回头喊道:“黄元,你会怎么处置我们?”

“放心,你二人该庆幸有个好祖宗,死不了。”

众人被带下去,场上除了黄元的人,只剩下刘晔、张梁和吴硕三人。

黄元拱手对三人说道:“昨日有数名袁氏旧部来向我密报,袁胤等人企图发动叛乱,劫持于我,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事与子扬你们无关,我不会为难你们。

敢问子扬和文际(张梁字)、子嵩(吴硕字),你们接下来是作何打算,我先表个态,你们来去自由,我绝不会干涉。当然若是你们愿意跟我去作唐,我扫榻相迎。”

三人看着黄元谈笑间处置了袁氏旧臣,也是咋舌。

张梁、吴硕,俱是郑宝旧部,贼寇出身,也无去处,纷纷表示,愿降黄元。黄元欣然接纳,分授二人为别部司马。

刘晔其实想北上许都,可此时倒也不好多说,只得留下。黄元更加高兴,授其为参军,留在身边参赞军事。

接下来的平叛更是顺利,袁氏部曲被接管,其他参与的袁家旧臣亦被抓捕,然后拉到船头,一个一个砍了脑袋。

袁术折腾半生,最后一点家底彻底折损在黄元手中。

倒是还有一个幸免的,便是杨弘。其丑态百出的模样,连黄元看了都恶心,所以便将其留下。

这是一条适合咬人的狗,留着或许能发挥作用。

黄猗看的瑟瑟发抖,他这个好侄子,还真是杀人不眨眼啊。

黄元看着黄猗的模样很是满意,他这个叔父,典型的畏威而不怀德,非得如此,才能将其彻底震慑,不让他捣乱。

处置完乱事,黄元邀请黄猗重新开宴。

黄猗早被刚才的鸿门宴吓破胆了,完全不想参加,可是畏惧黄元的淫威,只得不情不愿地坐下。

黄元笑道:“叔父,此番你的部曲,还有多少。”

“直属于我的军队,还有五六百人。”

“我看叔父,也不善于领兵,在你身边留这么多人马,反而是件坏事。莫不如我给你留下一百人充当护卫,剩下的便替你掌管,叔父以为如何?”

黄猗如何敢说个“不”字。

平叛之后,统计原本袁氏各将部曲,约有三千余人。

黄元抽出两千,编为四个曲,组建右翼部,由郝昭担任右翼部校尉,曹性为军司马,作为郝昭的副将。剩余千人,则尽充入中军之中。

而除了这些军队,还有数千家眷,以及大批的文化人。

黄元挑挑拣拣,选拔了汝南召陵人陈化,豫章南昌人徐整,南阳西平人李肃等六十余人入仕,此举大大扩充了作唐的人才储备。

船队继续向西,很快过了邾县(治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离着夏口已经不远,眼看着便要跟黄猗分道。

此时的黄猗,心中忐忑,独自回安陆,他也是没底。可是黄元似乎打定了主意,不许黄猗前往作唐搅风搅雨。

这日江上起了小雨,黄元正在船上小憩。阳群来报,黄猗和夫人袁氏前来拜见。

黄元猜到黄猗来意,便让二人入内。

黄元跟这个婶母,并无太多接触,只见过一面。不过这袁氏倒是个厉害人物,入内之后,便感谢黄元不杀其弟的恩情,然后又叙起家族亲情。

黄元不由得赞叹,他这个婶母,若是男子,也是个人物。

双方寒暄多时,袁氏这才说道:“子贞,你这叔父,离家多年,江夏诸事,俱不知晓,我着实怕他到了江夏,行事有差,再坏了先舅的威名。”

“叔父之前在袁公那里也是重臣,能有何差错?”

“到底是不了解荆州事,谁是友,谁是敌,谁是亲,谁是故,须得多多熟悉一番。听闻子贞不回江夏,便是担心族人难以自处,若是你叔父匆匆返回安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去争家产的。”

黄元没有回答,而是看向黄猗。

“叔父的意思呢?”

黄猗支吾道:“我也怕给子贞你,带来麻烦。”

黄元见他这个叔叔,已不再“元子”、“元子”的称他,知道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