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黄巾旧事(1 / 2)
“啊?陈将军这是何意?”
虽然此前有所猜测,但这突来的跪地一拜,还是把张远震惊到了。
“少主不必惊讶,末将最初在孙府见到少主时,便有所怀疑,少主是元帅的后人。
少主和元帅、夫人长得太像了,特别是和夫人有七分相似,所以末将才有所怀疑。
而少主又在龙虎山长大,还是府主的弟子,末将才可以肯定,少主就是元帅后人。
因为,元帅是府主师弟。”
原来是长相暴露了啊。
也是,老道士就曾说过他和老娘长得很像,只是他都没见过老娘的面,所以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过。过去这么多年,更是没老娘的半点消息,自然不会朝这方面去猜测。
此时陈昱一语道破,张远之前许多想不明白的地方,一下子变通透了。
话已至此,张远当然不会再隐瞒。他也没必要担心什么,要是陈昱有什么不轨之心,大不了解决了便是。
虽然事隔多年,诸侯也不再关注黄巾之事,但如果得知张远是张角之子,还如此不凡,多少会担心张远的报复,定会想办法解决这隐患,到时候,张远指不定会遇到什么麻烦。
只是这陈昱,能对张角之事知道得这么清楚,当时定然是张角最为信任之人。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信任还保留多少就不好说了。
所以张远不会轻易出手,但也不会轻易相信。
“原来如此。将军请起,看来将军和家父很熟?”
看出张远的怀疑,陈昱并未起身,而是肯定地说道:
“末将这条命都是元帅给的,此生自当效忠元帅。”
“将军不必如此,请起来说话。
即使当然有再大的恩情,这么多年过去了,该还的也都还完了。
每个人都该有各自的生活,而不是全为他人而活着。
生命本就是平等的,没有谁低谁一等。
我想这也是当年父亲起义的原因。”
张远想到的是道家传承。
虽然张角传道的太平经,只是天一法典中的极小部分内容,但主旨终是一样的。
“当年我刚刚出生,未曾见上父亲一面,而且至今也不曾有母亲的下落。
这么多年过去,心中也很是愧疚。
将军既然与父亲相识多年,定然知道许多我不知道之事。
还请将军详细与我说说。”
见张远态变放松下来,陈昱才慢慢站了起来。
“当年灵帝荒淫无度,导致天下民不聊生。
上梁不正下梁歪,各方官员有样学样,利用手中权势,欺压百姓、中饱私囊,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导致荒野百骨累累。
末将家中父母,只是老实本分庄户人家,一年辛苦所得,在交去大量税赋后,便已所剩无几,养活家中人口已是勉强。
一年遭逢天灾战乱,地里收成甚微,赋税交不上去,父母便被狗官活活逼死。
末将当年也就十来岁,一半大孩子,若不是遇上元帅相救,恐怕早就随父母去了。
元帅当年四处传道,便一直将末将带在身边。
元帅教我武功,夫人还教我识字。
几年后,末将学有所成,便被安排在庐江郡。
直到后来元帅召集天下有识之士,发动起义,各地志士纷纷响应。
末将被任命庐江郡渠帅,同时发动起义。
但好景不长,元帅身边出了叛徒,身受重伤。
也就在那时,末将才被夫人派去龙虎山求援。
哪知府主当年正在闭关,末将留下书信便匆匆离去。
等末将再度回去时,元帅已不治身亡。
夫人带着刚满月的少主不知所踪。
后来经属下多方打听才得知,夫人被数名武功高强的黑夜蒙面人追杀,而使用的武功不似俗世功法,更像是仙门中人。
这么多年来,属下隐姓埋名,多方追查,始终查不出任何线索,甚至现在都不知道当年的叛徒是谁。
属下无能,请少主责罚!”
说着,陈昱又要跪下。张远见势,一步上前便给扶了起来。
“这些事又怎么怪得了将军呢?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将军还不放弃追查,可见将军是个重情义之人。
这些年倒是辛苦将军了。”
“少主别这么说,元帅夫人大恩,今生莫不敢忘。
但凡少主有用得着的地方,属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听起来毫无破绽,于情于理都合逻辑。
但两世为人的张远,知道人心难测,而且已过去这么多年。
如果真如陈昱所言,那么此人的品质确实难能可贵。
暗地里,张远早已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