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论文剽窃(1 / 2)
米国。
范德堡大学准教授,戈伯特·奥威尔正面临“非升即走”的命运。
非升即走制度起源于哈佛,是为了提高教职工科研水平、筛选合格教师而建立的。在一般情况下,一名老师如果7年内未产出研究成果,就会被辞退。
戈伯特如今就面临这样的风险:
他今年40岁了。
他也曾经历过一段荒唐放荡的少年时光,但好在父母是临近州的富商,给学校捐了大笔的“科研经费”,保障了他顺利读完博士学位。
但想要留校任教,也不可能一直吃空饷,每七年必须在学术上有所进展是硬性要求。
上个七年,戈伯特通过学生的努力,勉勉强强通过了评审,继续留在学校里当他的“学术混子”。
这个七年,他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富商父亲和母亲在一场车祸中相继离世,世间再无人能给他照拂。
而这个月,考核即将到来,戈伯特开始琢磨如何蒙混过关了。
看在曾经共事的面子上,学校方的朋友也给戈伯特安排了一些项目。但戈伯特的能力不足以他完成工作。
再有一点让戈伯特无法接受的:就是同行的鄙视。
戈伯特名义上是教授,但是经常干些打杂的工作,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也混乱如麻。
原本手下有几个研究生帮忙干活,但随着名声越来越烂,手里的资源越来越少,研究生们也纷纷择良木而息。
“戈伯特?”
“你设计的火箭喷射和速度数学模型,简直像是一坨屎!”
“如果不是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早就应该滚出我们研究院了。”
“这次教职考核,校长最好铁面无私把你扫地出门!”
戈伯特刚刚接了一通电话,是他负责的实验项目。因为手底下的研究生跑了,没有人干活,他做的模型达不到实验要求,被项目的负责人一顿骂。
“该死,该死。”
“数学建模达不到要求,又不是我的错!他们凭什么?”
“我在项目组,我曾经为学校带来了大笔的资金。他们为什么揪住我没有成果这件事不放手呢?”
“不行,今年一定要搞到一个大的成果,震撼震撼他们!”
戈伯特挂断电话后,愤愤把记事本摔到桌面上,桌面上的摆件和杯子被他到处乱丢……行为简直像个巨婴。
父母离世,加上科研和实验上的失利,让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的戈伯特,性格变得越来越扭曲。
但现在,为了保住工作,戈伯特把目光转向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
他是《数学年鉴》期刊的初审审稿人。他准备在这些这里大浪淘沙,洗稿一篇差不多的作品,至少把工作保住。
戈伯特浏览近期的投稿:
《具有分布时滞和时间周期的双链SIRS模型的阈值动力学》
《关于BCS-BEC跨越的偏微分方程模型的吸引子理论研究》
《第二大特征值小于1/2的简单图的结构及两类随机种群模型的研究》
《……》
戈伯特用鼠标滚轮不断下滑浏览。
这些论文的作者多来自米国的各大研究院,如果抄袭他们的话,很大概率会被举报,之后在学术圈名誉扫地。
如果有学生的论文,或者世界上其他国投过来的论文最好,因为维权会比较困难。
忽然,一篇论文吸引了他注意。
这篇论文标题很简单。但它就像新闻一样,字越少,事越大:
《黎曼猜想的证明》
戈伯特:“……”
作为一个学术圈混子,虽然肚子里没有墨水,但对于圈内最难的猜想,最抽象的理论,都非常熟悉。
黎曼猜想自1859年被提出,前期还有无数人研究,但最近二十年,已经很久看不到论文了。
克雷数学研究所悬赏100万米金,但一个世纪过去,仍旧没人把它取走。
“居然有人研究这个,呵呵。”
“真是不自量力。”
人摆烂到一定程度,就容易“放弃治疗”。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拖延症,俗话说就是反正不怕开水烫。
这种放置了整整一个世纪悬而未决的问题,居然有人斗胆给《数学年鉴》这样的期刊投稿。
戈伯特现在就是这样的心理:反正今年解决工作问题的措施,就是剽窃一篇论文。这花费不了多少功夫,也不一定成功。所以,随便吧,先看看这个论文写了什么内容……
戈伯特动了动手指,打开文档。
【……】
他以为是哪个学生胡写的内容,但打开一看,却发现惊为天人。
虽然凭戈伯特有限的脑容量,想要立刻看懂这篇论文不太可能。但所有的直觉都告诉他,这可能是正确的。
“有点厉害。”
“这是哪位教授的证明……”
戈伯特随便看了看,因为内容比较抽象他不能全部理解,就把目光瞄向了论文的联系人这里。
只见作者栏写着:
ChenFan,
“陈帆?”
“临川市第二中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