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我在古代敛财(十六)(2 / 3)

加入书签

喜自不必说,隔壁的袁家都快羡慕嫉妒恨的心头滴血了。

“我的!都是我的!这些原本都该属于我袁氏啊。”

袁家家主又悔又恨,当初他就不该听大郎的话,让他一个鳏夫去高攀颜氏女。

他们袁家又不是只有大郎一个儿子。

还有三郎、四郎等未婚小郎君啊。

若是最初选中的人选是三郎他们,颜家的反应或许也不会那么的激烈、决绝。

是的,在颜、卫联姻的消息没有传出来之前,袁家家主借着探病的机会,跑去跟颜母“求亲”。

结果可想而知。

他刚提到自己的嫡长子丧妻、膝下无子,欲求娶颜氏女为继室,就被病得连床都下不来的颜母,一口吐沫啐在了脸上。

颜家和袁家的合作,直接闹崩。

龙岁岁退还了“租金”,把出借的颜氏藏书拿了回来。

也没有多少,就十卷。

还有龙岁岁亲笔抄录的手抄本。

但,袁氏藏书阁前段时间名声大噪,靠的就是颜氏藏书啊。

有些外地的读书人,听到了风声,立刻赶来。

人还在路上呢,颜氏藏书却从袁家消失,转而出现在了卫氏藏书阁。

可以说,袁氏想办法造势,最终为卫家做了嫁衣。

偏偏卫氏又是袁家不能得罪的。

他们可以暗中算计颜家,还企图在必要的时候来个“强取豪夺”,但对卫家——

呵呵,军武出身的卫家,有邬堡有部曲,不对袁家强取豪夺就已经看在同为桑梓的份儿上了!

想从卫家的虎口里夺食?

做梦去吧,梦里什么都有。

袁氏悔恨交加,卫赟却志得意满。

他超额完成了第一项任务。

接着就是安顿家人,整顿卫氏邬堡。

太夫人却表示,她上了年纪,暂时不想进京。

大夫人孝顺,关键是丈夫已经不在老家,按照规矩,就该由她这个妻子代替丈夫在婆母身边尽孝。

但,国公府也不能没有女眷,大夫人便主动表示,让杨氏、李氏、周氏等几个生育了儿女的妾室去京城。

尤其是生了儿子的三个妾室,她们一起管家,一起负责国公府的内宅!

卫赟:……不得不说,阿母也是个喜欢用阳谋的人。

自己得了孝顺的好名声,还把庶子庶女们全部送离老家,不让他们有任何机会沾到颜氏的光。

也不给杨氏一家独大的机会,而是让三个妾室一起管家。

关键是,这些算计全都明明白白的放在桌面上,利与弊也都那么的明显,任由侍妾们选择。

最终,杨氏等妾室,却还是会选择进京。

因为她们更想让儿女们去京城这样的繁华之地,结交权贵,谋求好的婚事。

最重要的,也是让儿女们有机会跟雷国公“亲近”。

父子、父女之间都没有见过几次面,何谈什么感情。

要知道,卫赟这个长子,可是从十二岁起就跟在雷国公身边。

他们两个,既是血脉相连的父子,又是共同作战的袍泽。

父子间的感情,远非那些记事起就没有见过父亲的庶子们所能比拟的!

妾室、庶子庶女们都选择“听从”主母的安排,跟随卫赟进京。

还有二房,他们也想去京城,为家中郎君谋求前程,为家中儿女谋求婚姻、学业等。

三房的柳氏,也想去。

那可是首善之地、繁华之所啊。

柳氏自诩出身高贵,却从未走出过河东。

如今有机会去京城,她自是无比欢喜。

但,卫三郎却不想。

他是幼子,还是遗腹子。

一落地就没有了父亲,但长兄却十分能干。

不记事的年纪,卫三郎吃了些苦,待到他记事了,长兄已经成了小军官。

家里有屋又有田,还买了奴婢,雇了佃农。

卫三郎就是地主家的小少爷,吃穿用度在乡下,都是极好的。

太夫人呢,作为老太太,本就喜欢小儿子。

再加上小儿子可怜,一出生就没了父亲,她愈发的疼惜、宠溺。

卫三郎便养成了“娘宝”的性子,听阿母的话,全心全意的依赖阿母。

他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哪怕成了亲,自己做了父亲,他还是习惯跟在阿母身边。

且,卫三郎也不傻。

他知道,在卫家,最有出息的是大哥,而大哥又必须孝顺阿母。

所以,他只要永远都是阿母的小心肝儿,他就永远不缺荣华富贵。

又所以,阿母在哪儿,他就在哪儿,他绝不会离开阿母半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