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石井栏这样的物品,他还是第一次发(1 / 2)
第423章 石井栏这样的物品,他还是第一次发现
元宵节后,年已过,春节的氛围已经淡了,大家都回到了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中。
十六这天,父亲跟武芸正式去了工地门口摆摊,武元胜跟丁常喜也各自去了渣土场。
正月十七,瓷器街片区已经开始转运表面剩余的砖渣。
年前挖了一些,目前有些位置已经在挖第一层渣土了。
这片地方,包括回民街,依然都是老城区的范围。
在古代,F城区这边的城市,也是沿着江边建造的,最初可能还不是城市,只是大一些的码头或者渡口。
毕竟真正的古城,在X城区。
瓷器街那边的渣土,转运的地方有三处,余粮洲、老西湾还有郊区的食品城附近。
不是一处地方,加上郊区其它各个工地同样有不少的渣土场,寻宝或者捡铁的人都分散了。
不过他听说还是很热闹的,不少的赞助商在那边搞活动。
以前拆迁,在那边购买搞回收的人东西时,他听居住在附近的老人讲过。
除了白天,晚上他也会去寻找,探测一会儿。
这处土场的位置,跟余粮洲那边差不多,隔江相望。
开年来新加入挖宝这个行业的又有两人,一个姓陈,一個姓郭。
余粮洲那边的同行要多点,老西湾、食品城那边,去的人比较少。
另外铜元、铜钱的密度也比曾经当铺街那边多一些。
遇到好的老房子墙脚位置,他一样会跟着别人一起挖一会儿。
大多数的人,通常都是喜欢去自己习惯的或者距离近的位置,除非找不到东西了,才会更换地方。
从这些客观实际情况看,说明老人说的没错。
这片区域住着的人,比当铺街二米厂那一片的生意人更有钱。
他们拿着机器、工具,专找老房子的墙角处挖宝。
在挖了半个多月的砖渣,把砖渣挖完后,那边基本上都在挖第一层的渣土了。
当然,除了去渣土场探测寻宝的人,还有直接在瓷器街工地里面探测寻宝的同行。
那一片地方,曾经是资本家以及清朝时期财主集中居住的地方。
瓷器街离家近,不到一里路的距离,除了去渣土场,有时候他也会去那边的工地施工现场了解情况。
这段时间,他去老西湾土场,偶尔能探测到一枚两枚的银元。
跟当铺街、二米厂那边的位置相比,瓷器街这里,位置更好。
武元胜不喜欢扎堆凑热闹,他一般情况下,都是去的老西湾。
按照那些老人的说法,武元胜觉得瓷器街片区的渣土,出窖藏的可能性很大。
今年的穿天节,武元胜并没有去看,主要是没时间,大家都在忙着赚钱。
其中姓陈的年龄比较大,有六十岁了,姓郭的三十五岁。
他们都是附近居住的人,看见工地上有人寻宝,也就试着跟着一起挖着玩,挖到钱币后,慢慢就喜欢并且加入这个行业了。
他俩虽然挖宝,但并没有买探测器,两人也只是白天在瓷器街这边的工地挖,并不去渣土场。
前几天下了一场雨,连着下了三四天,下得不小,工地都停了下来。
(每次雨下得大了,都会影响运送渣土,因为土场的地面太湿润,渣土车装载的又重,地面不晒干燥的话,车辆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
雨停之后,这天上午,武元胜先去渣土场捡了半天雨水淋出来的瓷片或者杂件。
他去的地方,还是老西湾渣土场。
最近经常去那边,原因无它,主要还是为了寻找前世让他劳累过度终成殇发现的那处窖藏。
按照他的推测,当年肯定是没有人发现那些钱币的。
毕竟那些数量不少,密度也大。
根据目前土场各个地方荒芜的情况,以及所展现出来的倒过来的渣土情况来看,他知道这处土场,那批钱币还没有倒过来。
因为他记忆中的那个位置,还是最原始的样子,是一片沙土地,局部有一些树木,不过都是些杂树,之前大些的树,都被人锯掉了。
因为雨水的冲刷,渣土场面上各种物件看得特别清晰。
半天的时间,找到的东西种类不少,除了金属材质的被探测过,其它的瓷制品、琉璃制品、玉石、骨头制品,瓦当、带字的砖块,他捡到的都有。
另外还捡了两个石础、一个石井栏。
瓷制品大多数都是瓷片,也有少量的瓷人、棋子或者其它玩具。
这片棚户区,地下埋藏的瓷片,比老城区其它地方密度更大一些。
毕竟是瓷器街,古时候售卖瓷器用品的集中地。
琉璃制品,他在雨水冲刷后,找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