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图画登上报纸(1 / 2)
从午宴聊到晚宴,每一件事都牵涉甚广,包括此前新成立的立法衙署,九月初一的朝廷会试,诏令江南之地归顺相对来说简单。
大臣们或许缺乏创造性思维,办起事来倒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贾绪言道国库宽裕,增加两三百万银子支出,没有任何问题。至于修建大运河,不能光由朝廷出钱,地方上留有五成税赋,需要协商着来。
隋国需要掌舵人,并非本王有多厉害,只不过拥有历史视角,大方向上不会出错。
中途恩霖和茜茜有进来,在本王面前小夫妻俩没有拘束,都是一家人,见到诸位大臣反而拘谨,特别是见到刘徽院长。
婚宴上妻子们的阿娘大出风头,年轻成熟的女人味,百闻不如一见,大臣们的女眷如遭雷击。男人年轻也就罢了,同为女人岂能不动心,只能回家督促夫君多多努力。
良使们服用完第一次仙果,连清清和秋棠都十分欣喜,弱质女流将渐行渐远,必要的叮嘱免不了。
无论直属军将士,抑或大臣、亲卫随从,身边亲近之人,服用仙果后必定力胜常人,本王可不希望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建立和谐秩序难,毁坏秩序却容易,中庸之道在于动态平衡,希望不公不正的事少一些,公平公正的事多一些。
权守纪携季兰的父亲苏蕴、文姬的父亲辛弼求见,关于《隋国女子报》,三人想了解更多细节。
“言论自由,开启民智到了试行的时候,《隋国女子报》即为试点,朝廷允许女子畅所欲言,何况男子乎?”
三人思索片刻,对达到何种效果无法把握,心中忐忑不已。
“仙师君王,朝廷会试,女子入试者寥寥,女子办报真能成功?”
是否成功本王不清楚,事情总需不断尝试,女子办报纸意义非凡,三言两语难以讲清楚。
“本王定为民办,广开言路的一种形式,成功在其次,让广大百姓不分男女,参与到隋国建设,实实在在成为国家的一份子。”
三人认真揣摩着其中的意思,本王继续说道:
“顺应民意,引领民意,不可愚弄民意。立法署归纳总结民意,制定地方法规或国家律法,让百姓从被统治者,转变为参与者,隋国方能产生凝聚力。”
简单的几句话,三人不一定有明悟,本王不认可君权神授,就必须用新的理念替代。饮了一口茶,静待他们思索,蓝星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古人截然不同。
“仙师君王一代明君,继往开来,所行之事必有深意,臣等谨遵旨意。”
辛弼的言辞中规中矩,尽管还不十分明白,按照旨意行事总没有错。
“女子同样是社会生产力,下田耕作、纺线织布、精美刺绣、小商小贩等,处处都有女子身影,繁衍人口更离不开女子,需要有发声的渠道。”
“仙师君王,民办报纸是否放开?”
“放开肯定要实施,但不是无管束彻底放开,而是有序放开。”“首先需要许可登记,言论自由不代表胡说八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造谣生事者当处理。”
“务虚的思想学说方面放宽一些,允许存在争议;务实方面切莫脱离实际,有理有据,不可妄自揣测,故意煽动民意。”
“言官无罪,朝廷对待报纸上的言论,以宽为主,御史台甚至可以出钱,支助部份民办报纸,彼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言论问题非常复杂,既要顺应民意,又要引领民意,绝非简单交流能够解决问题,但放开言论管控必须尝试。
御史台如今的作用,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监督、宣传和立法归其一身,将来壮大后必定要分开。
司空府主管教育、官员选拔、执法、礼制和对外交流,权力有所削弱。
司徒府和司马府依然是中流砥柱,钱粮和军队,历朝历代都很重要。司农府一心向学,保持技术官僚风格,涉及的工程项目,并非其一家能够决定。
三人又讨论一阵,本王的大概意思他们已经清楚,报纸涉及广泛,可以分行业发行、分内容发行、分受众发行,比如《商报》、《教育报》、《学子报》等。
季兰五女回来后没有歇着,首期《隋国女子报》想一炮而红,内容上要多下功夫,本王建言多配贴近生活的图画,印刷成本肯定会高,但对女子育儿有大帮助,至少要做到启智。
秋月、文姬、彤云和若兰具备画工,本王向她们推荐工笔画,江南画家路探微的风格,擅于人物肖像,晓晓那里有几幅藏画。
两女虽不是绘画大家,普通连环画水平能够做到,只要小孩子们喜欢,就成功一半。七岁的塔塔泓,五岁的塔塔灵,快满两岁的囡囡,都是潜在的读者。
美食内容找小怜,饰品找媛姬,服饰有小伊和薇;诗词歌赋有一首《鹊桥仙》足矣,并非有多么重要,古代才女凤毛麟角。
季兰五女时常缠着小青和伍慧,让她们讲述一路上的见闻,两人小心谨慎不愿多出门,乐得有四女相陪。
姬香和怀姬不甘寂寞,嚷嚷着要写长安见闻,文笔实在拿不出手,只能在旁边凑热闹。
首期《隋国女子报》发行一万份,以图画为主,配上最新的消息
↑返回顶部↑